[发明专利]一种膨化大豆颗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4976.1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7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延江 |
主分类号: | A23K10/30 | 分类号: | A23K10/30;A23K40/00;A23K4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晓晖 |
地址: | 155900 黑龙江省双***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制备 膨化大豆 瘪豆 绞龙 大豆表面 动物表现 动物采食 膨化制粒 半封闭 磁选机 粉碎机 捡石机 料肉比 抛光机 膨化机 清洗机 瘦肉率 物料仓 养殖户 筛子 采食 草籽 豆皮 粮槽 料斗 膨化 清选 肉质 碎豆 碎粒 制粒 清凉 石头 养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化大豆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清选大豆:大豆在挑选过程中使用清凉筛子,将碎粒瘪豆经过清洗机筛出豆皮草籽,然后经过捡石机捡出碎豆瘪豆中的石头、在经过磁选机挑选出二级大豆中的土,然后经过过抛光机抛去二级大豆表面的灰尘,清选出来的二级大豆进入物料仓,膨化制粒:经过清选出来的二级大豆经过绞龙送到料斗里,进入粉碎机粉碎,然后二级大豆进入膨化机,膨化之后的二级大豆经半封闭绞龙进入制粒机制成颗粒,包装,本发明制成的颗粒方便动物的采食,避免二级大豆在养殖户搅拌之后动物采食之后落在粮槽下面,造成浪费,采用本发明养殖的动物表现为低料肉比、瘦肉率高、体形好、肉质鲜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膨化大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膨化大豆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膨化大豆是一个十分成熟的产品,在畜禽及水产料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膨化大豆具有高能量、高蛋白、高消化率的特性,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卵磷脂,它是配制高能量高蛋白饲料的最佳植物性蛋白原料,椐测定,膨化大豆粉的各种氨基酸消化率都在90%以上,膨化大豆在加工过程中经过高温膨化,蛋白更容易被动物吸收,大大提高动物饲养的消化吸收转换率,现有的大豆均采用碎粒瘪豆经过养殖户搅拌容易落入粮槽的下面,从而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膨化大豆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清选大豆:大豆在挑选过程中使用清凉筛子,筛选出的碎粒瘪豆为二级大豆,将碎粒瘪豆经过清洗机筛出豆皮草籽,然后经过捡石机捡出碎豆瘪豆中的石头、在经过磁选机挑选出二级大豆中的土,然后经过过抛光机抛去二级大豆表面的灰尘,清选出来的二级大豆进入物料仓,二级大豆的清选工作结束;
步骤二,膨化制粒:经过清选出来的二级大豆经过绞龙送到料斗里,进入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二级大豆经过封闭管道,此时蒸汽的温度为130-150摄氏度,使粉碎后的二级大豆的温度达到90摄氏度,湿度达到30-40%,然后二级大豆进入膨化机,经膨化机130-150摄氏度高温高压使二级大豆熟化,破坏了二级大豆分子链,利于动物吸收,膨化之后的二级大豆经半封闭绞龙进入制粒机制成颗粒,经过冷却器装袋包装。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二的蒸汽温度为135-145摄氏度。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膨化制粒的湿度达到32-37%。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成的颗粒方便动物的采食,避免二级大豆在养殖户搅拌之后动物采食之后落在粮槽下面,造成浪费,采用本发明养殖的动物表现为低料肉比、瘦肉率高、体形好、肉质鲜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膨化大豆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清选大豆:大豆在挑选过程中使用清凉筛子,筛选出的碎粒瘪豆为二级大豆,将碎粒瘪豆经过清洗机筛出豆皮草籽,然后经过捡石机捡出碎豆瘪豆中的石头、在经过磁选机挑选出二级大豆中的土,然后经过过抛光机抛去二级大豆表面的灰尘,清选出来的二级大豆进入物料仓,二级大豆的清选工作结束;
步骤二,膨化制粒:经过清选出来的二级大豆经过绞龙送到料斗里,进入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二级大豆经过封闭管道,此时蒸汽的温度为135摄氏度,使粉碎后的二级大豆的温度达到90摄氏度,湿度达到37%,然后二级大豆进入膨化机,经膨化机135摄氏度高温高压使二级大豆熟化,破坏了二级大豆分子链,利于动物吸收,膨化之后的二级大豆经半封闭绞龙进入制粒机制成颗粒,经过冷却器装袋包装。
本发明制成的颗粒方便当动物的采食,避免二级大豆在养殖户搅拌之后动物采食之后落在粮槽下面,造成浪费,采用本发明养殖的动物表现为低料肉比、瘦肉率高、体形好、肉质鲜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延江,未经李延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49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