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振动对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4926.3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1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焦洪宇;王水银;杨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31/38 | 分类号: | B65H31/38;B65H1/00;B65H3/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14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振动 对齐 装置 | ||
一种导光板振动对齐装置,属于导光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基座由基座底板和基座侧板构成,基座侧板位于基座底板的后侧边缘部位且与基座底板垂直;振动机构,设在基座底板上;振动箱,设在振动机构上且与振动机构连接,振动箱后箱体与基座侧板滑动配合;导光板左侧面推压机构以及导光板前侧面推压机构设在振动箱的振动箱腔内,导光板左侧面推压机构左右位移地连接在振动箱左箱体上,导光板前侧面推压机构前后位移地连接在振动箱前箱体上;一对齐导光板夹取转移机构,支承在振动箱的上部且与振动箱插拔配合。提高对齐效率,保障对齐效果;避免在转移过程中出现窜动而影响导光板的齐整性;满足在线作业人员在宽松的作业环境下工作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光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光板振动对齐装置。
背景技术
前述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是将光学级的亚克力/PC板材利用具有极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材料在其底面通过诸如激光雕刻、网格雕刻和UV网版印刷之类的技术手段印上导光点,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吸取从光源如灯发出的光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至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向各个角度(或称各个方向)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此外可通过各种疏密不同、大小有异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
导光板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光源系统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关于导光板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CN1187639C(导光板及其模具的制作方法)、CN100376955C(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CN100389330C(导光板制造方法)、CN100529874C(导光板)和CN101738676B(导光板的制作方法),等等。
如业界所知,在导光板的加工过程中,需通过转印装置如热转印轮向导光板的端面转印微结构单元,例如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4369531B推荐了“一种导光板端面热转印装置及转印方法”,该专利方案的具体结构及方法可参见其说明书第0028至0029段以及实施例1至3。该专利方案客观上能体现在其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归纳的四个方面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由于该专利方案是逐枚逐枚地向导光板的端面转印微机构的,因而转印效率相对较低,一方面不便于与导光板的工业化高效率生产要求相适应,另一方面因转印装置的最大效能无法发挥而致使加工成本高并且能耗大。
从理论上讲,如果每次能对一摞导光板的端面转印微结构,那么毫无疑问可以显著提高转印效率并且消除前述的技术问题,但是,由于转印工序位于抛光工序之后,也就是说需由抛光装置先对所要转印的导光板的端面进行抛光,而后由转印装置对完成了抛光的导光板的端面即抛光面转印微结构(通常仅需对一个端面抛光和转印)。具体地讲,在完成了端面抛光后,通常由在线作业人员将导光板转移至转印工位(即微结构转印工位)。然而,由于微结构转印的技术要求是十分严苛的,于是如果将完成了抛光的一摞导光板通过人力转移方式转移至转印工位并且进行二次夹装,那么不可能使一摞导光板的端面保持于齐正状态,从而无法满足转印工艺要求,即易产生微结构转印不良率高的问题。
毫无疑问,如果有一种结构既合理又简单的导光板对齐装置将完成了抛光的导光板自动对齐而形成一摞,那么前述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49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印刷纸裁切后用的整齐装置
- 下一篇:能自动分叠的纸张折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