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植物样品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054020.1 申请日: 2018-09-11
公开(公告)号: CN108872283A 公开(公告)日: 2018-11-23
发明(设计)人: 张彩霞;张耀南;王肖波;赵雪茹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23/223 分类号: G01N23/223
代理公司: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代理人: 马正良
地址: 73000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应用波长 植物样品 色散 植物营养元素 制备标准样品 标准曲线 标准样品 测量条件 传统化学 待测样品 监控样品 抗病性状 生长状况 微量元素 耐受 生境 制备 耗时 分析 验证 调查 研究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植物样品的方法,通过标准样品的选取、测量条件的确定、制备标准样品、标准曲线的建立、分析方法的验证、监控样品:和制备日常植物待测样品,测定常见植物样品中各常微量元素的化学含量。本发明应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法分析的方法,反映植物耐受型、生长状况、营养价值和抗病性状和生境特征等,克服了传统化学方法耗时长、操作繁琐等弊端,具有准确、便捷、经济、易操作的特点,适合区域大面积的植物调查或者植物营养元素普查等方面的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应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测定常见植物样品中Cl、P、S、Sr、Rb、Pb、Br、Zn、Cu、Ni、Fe、Mn、Ti、Ba、Ca、K、Si、Al、Mg和Na等元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植物微量元素的分析中,钙和镁采用容量法,硅采用重量法,铝采用铝试剂比色法,铁采用邻啡罗淋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锰采用郜林酸钾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铜和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但是这些方法,在测定植物元素含量时,往往都是逐个元素进行测定,不但步骤繁多,耗时较多,而且需要使用大量对人体有刺激、对环境有污染的化学试剂。目前,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等仪器也被用于植物微量元素含量测定,但这些方法的样品前处理过程都是用化学药品溶解植物样品,所需制样时间较长,不利于环境监测和质量控制过程的快速进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植物样品的方法,具体是指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测定植物样品中Cl、P、S、Sr、Rb、Pb、Br、Zn、Cu、Ni、Fe、Mn、Ti、Ba、Ca、K、Si、Al、Mg和Na等常微量元素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植物样品的方法,其步骤是:

步骤一,标准样品的选取:选取了生物成分系列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作为标准样品来建立标准曲线,

步骤二,测量条件的确定:结合荷兰帕纳科PW4400型荧光光谱仪的实际配置情况,在计算机中选取了植物样品中各分析元素的最佳测量条件:分析谱线KA ,LA;准直器150-700mm; 探测器为流气探测器或闪烁探测器或双探测器;电压30-60kV;电流60-120mA;晶体角度23.25-144.83°,设置并优化通道测量条件;

步骤三,制备标准样品:选用硼酸镶边垫底的粉末压片法制样,用天平称取4.00克粒度小于80目的标准样品粉末,放入制样模具中,在32吨的压力、保压时间为30s条件下,将其压制成内径为32毫米的圆片放入干燥器中待测;

步骤四,标准曲线的建立:选取各元素含量都较高的标准物质GSB14(紫菜)逐个扫描并表示各个元素的峰值,同时,采用内标法、经验系数法、理论Alpha系数法和FP法综合进行基体修正,以扣除各个元素测量时的背景和干扰,建立标准曲线;

步骤五:分析方法的验证:将未参加曲线建立的标准样GSV1灌木枝叶当作未知样品来测定,由于标准物质中元素含量已知,,可以评定各个元素测定精度;基于本方法测定的植物主次元素含量精度基本达到区域植物元素普查的要求,主量元素的误差在±5%以内,痕量元素的误差在±25%以内;

步骤六,监控样品:应用监控标样对植物测定方法进行漂移订正,并从校准标样中选择一个或者几个标准样品做为检查样品,其荧光分析值与化学值应吻合得较好,每次分析前先测定这个样品,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在容许的公差范围;。

步骤七,制备日常植物待测样品:选用硼酸镶边垫底的粉末压片法制样。称取 4 g粒度小于 80 目的粉末,将其放在 80℃下烘干并放入制样模具中,在 32 t的压力下、保压时间为30 s的条件下,压成试样内径为 32 mm的样片放入干燥器中待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40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