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的生产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2893.9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5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邹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成浩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炒 茶叶 从动齿轮 固定架 转轴 生产加工工艺 茶叶生产 加热板 内固定 转动 单向转动 反向转动 主动齿轮 转轴转动 入料口 包捻 框体 杀青 贴附 正向 加热 穿过 分类 | ||
本发明属于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茶叶的生产加工工艺,该工艺所使用的茶叶生产系统包括框体、入料口、杀青单元、翻炒单元和包捻单元;所述翻炒单元包括翻炒桶、固定架、炒刀和转轴,两个所述从动齿轮中央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翻炒桶于翻炒桶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下方于翻炒桶内固定连接有炒刀,所述炒刀的剖视图为三角形;所述炒刀两侧表面均设有加热板;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固定连接于从动齿轮的转轴转动,使炒刀于翻炒桶内正向和反向转动,可防止单向转动时茶叶由于惯性贴附于炒刀上,造成部分茶叶加热过度而焦糊,同时可使茶叶翻炒更彻底;两个炒单元内加热板的温度不同,实现分类翻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茶叶的生产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也是我国的国饮,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传统茶叶的生产大多依靠人工,且生产时间较长。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茶叶生产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8102898915的一项中国专利一种茶叶翻炒设备,包括翻炒设备本体,所述翻炒设备本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腿,所述两支撑腿之间设有工作箱,所述两支撑腿上均设有导轨一和导轨二,所述导轨一安装在导轨二的顶部,所述工作箱的底部设有挡板二,所述挡板二的底部设有加热板二,所述挡板二的两侧均设有滑动块一,所述加热板二的两侧均设有滑动块二,所述支撑腿的顶部设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内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连接架,加热板一安装在连接架的底部,所述连接箱上设有组合开关,所述连接箱的顶部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顶部设有支撑板,该茶叶翻炒设备设计合理,茶叶受热均匀,具有多种选择性。
该技术方案通过电动机驱动加热板翻炒茶叶,由于单方向的转动无法保证茶叶翻炒均匀,易出现茶叶在惯性下贴附加热板的情况,使部分茶叶炒糊,且茶叶贴附加热板使加热板温度无法散处,导致翻炒不均匀,所有茶叶混合翻炒下会由于茶体积不懂其内含水量不同,一同翻炒会导致细小茶叶炒糊,大茶叶未彻底翻炒的现象;且使用震动电机无法保证茶叶在震动中彼此摩擦彻底,使杀青不彻底,进行翻炒的情况下会导致茶叶品质的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叶的生产加工工艺,该工艺所使用的茶叶生产系统,通过第一气囊的收缩和放松控制气压缸的伸缩,从而通过螺纹的作用使主动齿轮正向和反向转动,通过从动齿轮使炒刀在正转和反转,保证茶叶的翻炒彻底,通过第一输送板的晃动以及第一输送板上开设的滤孔,能将细小的茶叶分离出来单独加工,防止由于细小茶叶内水分含量较少导致茶叶炒糊的现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叶的生产加工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新鲜茶叶;
S2:将S1中采集的新鲜茶叶进行淘洗和晾干处理;
S3:将S2晾干后的茶叶通入茶叶生产系统内;
S4:将S3中经过茶叶生产处理后的新鲜茶叶通入焙干机中焙干;
S5:将S4中焙干后的茶叶进行人工挑梗;
S6:将S5挑梗后的茶叶进行包装销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成浩,未经邹成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28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