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向膜、液晶面板及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52536.2 | 申请日: | 2018-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1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水崎真伸;土屋博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C08G73/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汪飞亚;习冬梅 |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取向膜 液晶面板 芴骨架 苯胺 聚酰胺酸 聚酰亚胺 二胺单元 液晶层 优选 制造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可抑制在液晶层中产生气泡的取向膜、具有上述取向膜的液晶面板、及上述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一种取向膜,其是含有具有双苯胺芴骨架的聚酰胺酸及具有双苯胺芴骨架的聚酰亚胺的至少一种的取向膜,优选上述聚酰胺酸的上述双苯胺芴骨架被包含于上述聚酰胺酸中的二胺单元中,上述聚酰亚胺的上述双苯胺芴骨架被包含于上述聚酰亚胺中的二胺单元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向膜、液晶面板及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含有聚酰胺酸及聚酰亚胺的至少一种的取向膜、具有上述取向膜的液晶面板、以及上述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是为了进行显示而利用液晶材料的显示装置。其代表性的显示方式是自背光源对在一对基板间封入有液晶材料的液晶面板照射光,对液晶材料施加电压而使液晶分子的取向变化,由此控制透过液晶面板的光的量。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而使用实施了取向处理的取向膜。
而且,作为液晶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构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使用树脂组合物而形成的触摸屏用绝缘膜,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特定化学式所表示的化合物或酚酞树脂和具有氨基甲酸酯或酰胺骨架的硅烷化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件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54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液晶显示装置在一对基板间具有液晶层,所述一对基板由具有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基板和与其对向配置的彩色滤光片(CF:Color Filter)基板构成。在TFT基板上形成有像素电极,在TFT基板或CF基板上形成有公共电极,通过使在这些电极间所施加的电压变化,可控制液晶层中所含的液晶分子的取向。而且,在TFT基板及CF基板的液晶层侧设有控制未施加电压状态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的取向膜。
在TFT基板中,为了避免像素电极与TFT或配线材料的接触等且使开口率变高,通常配置层间绝缘膜。为了使TFT与像素电极能够相互接触,上述层间绝缘膜例如是通过光刻工艺而图案化的正型光阻。在上述正型光阻中,有时含有具有后述的化学式(N1)所表示的二叠氮萘醌基的化合物(二叠氮萘醌(naphthoquinone diazide)系化合物(以下亦称为“NQD”))。NQD是反应性高的光敏材料(例如光敏剂),可抑制由于TFT与像素电极的接触不良而产生缺陷。
然而,如果对NQD进行紫外光等的光照射,则通过下述式1所示的反应流程而由NQD产生氮气(N2),生成NQD的光反应物,亦即茚羧酸。氮气由于产生量增加而从层间绝缘膜逸出,透过取向膜而溶出到液晶层中。溶出到液晶层中的氮气可作为气泡而被目视确认。
[化1]
(上述式1中的*表示键合位置)
在使用聚合物稳定取向(PSA:Polymer Sustained Alignment)技术的PSA模式的液晶面板、亦即在制作液晶面板后,为了使单体聚合而需要照射紫外光的液晶面板中,特别容易产生上述源自氮气的气泡。而且,在数字标牌、电视用大型液晶面板、车载用液晶面板等与高亮度背光源一同使用的液晶面板中,也存在于液晶层中产生源自氮气的气泡的情况。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关于在液晶层中所产生的气泡,并未进行任何研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状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抑制在液晶层中产生气泡的取向膜、具有上述取向膜的液晶面板、及上述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25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