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控纸芯片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0234.1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6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颜辉;马月;熊孟;张征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艳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纸 芯片 阵列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微流控纸芯片阵列,所述微流控纸芯片阵列包括多个独立的纸芯片组成的纸芯片阵列,所述多个独立的纸芯片均包括单通道纸芯片制成的流动分离区、以及分别位于流动分离区两端的圆形纸芯片制成的加样池和显色池,所述显色池分别通过不同的显色剂滴加后室温干燥获得,所述显色剂为甲基红、中性红、溴甲酚紫、卟啉锌和卟啉钴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还公开了微流控纸芯片阵列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充分利用纸芯片具有分离功能的特点,减少常规分析中的离心环节,克服单一指标检测不准确的缺点。本发明检测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无需应用高级的仪器设备,因而能满足多数人群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流控纸芯片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纸芯片阵列技术的肉品品质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肉类营养丰富,是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机体提供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要素。肉类食品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均为优质蛋白,在人体内消化率高,容易被吸收利用,尤其是能够提供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的八种必须氨基酸,弥补植物性氨基酸的缺陷。肉类中的脂肪不仅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的主要载体。肉类中所含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以及铁、锌等矿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肉类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类食物。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观念已发生巨大转变,对肉的需求不再只限于数量上的满足,而是更加关心肉品的内在品质与安全,如营养成分、新鲜程度以及毒害物质的含量等。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出,肉品品质及安全已经引起消费者、销售者、管理部门的极大关注。
通常情况下,判断肉品品质变化可以导致黏度、嫩度、风味、色泽、口感以及持水性等改变。表面发黏,颜色及气味变化等是肉品变质的主要标志。事实上,当肉品出现如上几种表观标志时,表明它的腐败程度已经极其严重。因此,通过感官特征评定肉品品质的方法不是一个十分合理有效的途径。
肉品变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pH改变、生物胺的增加等。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且天然存在的碱性含氮物质,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中,尤其是蛋白质含量丰富的肉品,无论是刚屠宰的生鲜肉还是经过低温存储一段时间的肉品,它们都含有多种生物胺类物质,且生物胺的含量与存储时间成正相关。
微流控纸芯片具有成本低、易加工、可携带、生物兼容性好以及试样消耗量少等优点,已作为一种新型的微流控分析技术平台,并用于临床诊断,食品质量控制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例如科技论文“微流控纸芯片的开发用于尿液总蛋白含量的快速检测”(期刊:现代盐化工,2018年2月,作者:李修平;任由;崔天宇等),利用微控流纸芯片技术实现了尿液中总蛋白含量的快速检测。科技论文“微流控纸芯片用于茶多酚含量快速检测”(期刊:分析仪器,2016年,作者:郝振霞;金莉莉;周苏娟等),采用由喷蜡打印法制备的微流控纸芯片技术检测了不同茶汤样品中的儿茶酚含量。纸芯片还具有分离作用,在亲水性的纸基通道中,疏水性物质流动性差,从而可以达到分离目的。将这一特性用于肉品检测过程中脂肪的分离,可以直到起高分析效果的目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由于肉品成分复杂,单一检测某一理化性质难以准确评定肉品品质,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多个不同检测指标的芯片组合成纸芯片阵列,实现肉品品质的多指标综合检测。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该微流控纸芯片阵列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最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肉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微流控纸芯片阵列技术,检测肉品的多种理化性质,并进行综合评定。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微流控纸芯片阵列,所述微流控纸芯片阵列包括多个独立的纸芯片组成纸芯处阵列,所述多个独立的纸芯片均包括单通道纸芯片制成的流动分离区、以及分别位于通道两端的圆形纸芯片制成的加样池和显色池,所述显色池分别通过不同的显色剂滴加后室温干燥获得,所述显色剂为甲基红、中性红、溴甲酚紫、卟啉锌和卟啉钴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0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离子体灭菌指示试纸
- 下一篇:一种锆铝粉中杂质硅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