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冠降雨截留特性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49340.8 | 申请日: | 2018-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2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何自立;李全武;甘学涛;邢旭光;马孝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G01W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 地址: | 712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冠 降雨 截留 特性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林冠降雨截留特性测量装置,可以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禁锢片,所述禁锢片内侧安装有环形的吸水部;所述固定环顶部连接有圆弧导轨,所述圆弧导轨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上安装有两个水平支杆,两个所述水平支杆之间设置有弧形水槽,所述弧形水槽通过导管连接有雨量筒,所述雨量筒上安装有雨量传感器;所述滚轮上连接有驱动电机。本发明提供的林冠降雨截留特性测量装置,简化了雨量计结构,占地面积小,测量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量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林冠降雨截留特性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森林地区,林内有效雨量包括穿透雨量及树干径流量,它是指大气降雨受到林冠层截留作用后的实际雨量(简称林内雨量),有时也称林内地面净雨量。只有这种林内有效雨量才能参与径流的形成,并直接影响林地土壤水分消长变化。所以,对降雨量的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中穿透雨量是一个及其重要的指标。
现有的用以测量穿透雨量的装置比较简陋、需要数量较多的雨量计、占地面积大且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林冠降雨截留特性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简化雨量计结构,占地面积小,测量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林冠降雨截留特性测量装置,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禁锢片,所述禁锢片内侧安装有环形的吸水部;所述固定环顶部连接有圆弧导轨,所述圆弧导轨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上安装有两个水平支杆,两个所述水平支杆之间设置有弧形水槽,所述弧形水槽通过导管连接有雨量筒,所述雨量筒上安装有雨量传感器;所述滚轮上连接有驱动电机。
可选的,所述固定环顶部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开设有固定支架开口,所述固定支架开口处安装有连接紧固件;所述固定支架上通过紧固螺栓安装有导轨支架,所述圆弧导轨设置于所述导轨支架上。
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上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通过牵引绳与所述水平支杆的末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弧形水槽为分体式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弧形水槽之间通过连接器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导轨支架与所述紧固螺栓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的,所述禁锢片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禁锢片均匀环绕设置于所述固定环内壁上。
可选的,所述吸水部环绕紧压树干内侧且能够拆卸;所述吸水部采用吸水性材料。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林冠降雨截留特性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准确,效率高。以根据冠径大小来调整水槽的长度,以便尽可能准确地实现对穿透雨量的测量。弧形水槽旋转速度适中、旋转平稳。吸水部采用吸水材料,用于吸收树干留下的雨量,用以测量树干径流量,测量更精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主视图;
其中,1为固定环、2为禁锢片、3为吸水部、4为圆弧导轨、5为滚轮、6为水平支杆、7为弧形水槽、8为雨量筒、9为雨量传感器、10为驱动电机、11为固定支架、12为固定支架开口、13为连接紧固件、14为紧固螺栓、15为导轨支架、16为立杆、17为牵引绳、18为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9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