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氰化物废料无毒化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48728.6 | 申请日: | 2018-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2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斐;李瑞亢;严华;胡洁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蓝星纤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D3/30 | 分类号: | A62D3/30;A62D101/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杨茜 | 
| 地址: | 73006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氰化物 废料 毒化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废料无毒化处理领域的一种含氰化物废料无毒化处理方法;所述含氰化物废料无毒化处理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强氧化性溶液;所述强氧化性溶液选自次氯酸盐溶液或者氯酸盐溶液;(2)将废料在强氧化性溶液中进行浸泡处理;(3)取浸泡液的上清液进行氰化物检测;(4)调节浸泡液pH值、过滤、处理;本发明实现了在现场对碳纤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废料进行无毒化处理,处理后的废料可做为普通垃圾进行处理,极大的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和操作危险,而且所用原料价格低廉,操作过程简单,非常适合现场进行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料无毒化处理领域,更进一步说,涉及一种含氰化物废料无毒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碳纤维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灰状废料产生,聚集于低碳炉、高碳炉以及排废管道内,生产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对低、高碳炉及其排废管道进行清理,否则过多的废料会影响丝束的通过和废气的排出,影响碳纤维产品的质量。由于在低、高温碳化过程中会有剧毒的氰化物生成,使废料中含有氰化物,这使得废料的存储和处理都存在很大的风险。
原有处理方法是将废料收集起来,用专用的容器盛装,按剧毒物品的储存要求进行保存,当废料积攒到一定数量后,送到专业处理机构进行焚烧处理。这样不但耗费人力、处理费用高昂,而且在一次次转移运输的过程中都存在很大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废料无毒化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氰化物废料无毒化处理方法。使用本方法后废料可以在现场进行无毒化处理后做为普通垃圾进行处理,极大的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和操作危险。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氰化物废料无毒化处理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强氧化性溶液;所述强氧化性溶液选自次氯酸盐溶液或者氯酸盐溶液,优选次氯酸盐溶液;
(2)将废料在强氧化性溶液中进行浸泡处理;
(3)取浸泡液的上清液进行氰化物检测;
(4)调节浸泡液pH值、过滤、处理。
其中,
所述步骤(1)中,主要靠次氯酸根或氯酸根的强氧化性。浓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试,由于次氯酸盐或氯酸盐一定是过量的,浓度太小容易出现一次浸泡处理不完,可能需要再次添加次氯酸盐或氯酸盐;但浓度过高气味较大;具体所述次氯酸盐溶液中次氯酸盐的重量浓度可为10~30%;所述氯酸盐溶液中氯酸盐的重量浓度可为10~30%。
所述步骤(2)中,将废料加入所述强氧化性溶液中,确保废料被溶液完全浸透、淹没。所述废料来源于生产过程中高温工艺物料分解和灰化产生的灰状物在设备内冷凝、沉积产生。主要成分为碳、硅、还有少量氰化钠。
所述次氯酸盐可选自本领域常用的次氯酸盐,优选次氯酸钠。
所述氯酸盐可选自本领域常用的氯酸盐,优选自氯酸钾和/或氯酸钠。
其中,氰化钠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无毒的氯化钠和雷酸钠,实现无毒化。
NaCN+HClO—NaOCN+NaCl
大约每10kg废料需要在100~150kg的重量浓度为10~30%的次氯酸盐溶液或氯酸盐溶液中进行浸泡处理,优选100~120kg。
所述步骤(2)中,所述浸泡处理所用的时间为持续24小时以上。
所述步骤(3)中,氰化物检测可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蓝星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兰州蓝星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87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购物车
 - 下一篇:一种电镀生产线生产工艺流程及行车智能防碰撞算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