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波段长波长发光铟镓氮量子阱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047495.8 申请日: 2018-09-09
公开(公告)号: CN109285922A 公开(公告)日: 2019-01-29
发明(设计)人: 方志来;吴征远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H01L33/00 分类号: H01L33/00;H01L33/06;H01L33/32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代理人: 陆飞;陆尤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量子阱 双波段 外延片 制备 界面改性 半极性 长波长 铟镓氮 穿透 发光 双波段发光二极管 半导体材料 金属有机物化学 气相外延技术 发光机制 技术处理 橙红光 黄绿光 极化场 衬底 可用 发射 生长
【说明书】:

发明属于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波段长波长发光铟镓氮量子阱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外延技术,先在m面蓝宝石衬底上外延半极性GaN;然后运用界面改性技术处理该GaN;随后在该GaN上继续外延GaN材料,从而获得高质量的GaN模板;最后在GaN模板上生长InGaN/GaN量子阱。界面改性技术提高GaN模板、InGaN/GaN量子阱的晶体质量并抑制穿透缺陷穿透至量子阱;且半极性InGaN/GaN量子阱极化场弱,因此量子阱可以发射出双波段光。本发明的外延片可用于制备紫蓝、蓝绿、绿橙、橙红光等双波段发光二极管。由于发光机制改善,改善现有黄绿光LED发光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波段长波长发光铟镓氮(InGaN)量子阱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III族氮化物材料作为一种直接带隙半导体,以其可调能带范围大(6.2-0.7eV)、击穿电场和电子迁移率高、热/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与运用。目前被用于制备紫外、蓝、绿、橙、红光LED与激光器[1]、太阳能电池[2]、探测器[3]、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4],在照明显示、光通信、农业、医疗、能源、微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传统的长波段的光电器件采用c面高铟组分的InGaN材料。然而生长c面生长的高铟组分的InGaN材料面临:1、铟掺入效率低,2、铟团聚,3、相分离,4、高密度穿透缺陷,5、强的极化场等问题,因此需要运用新技术来解决或改善以上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现有器件的工作效率与降低能耗。目前,半极性GaN材料具有低的极化场、高的铟掺入效率与大的生长窗口等优点,可用于制备长波段发光器件,改善器件性能[5]。但是,由于缺乏廉价大尺寸GaN单晶衬底,异质外延的半极性GaN与衬底的晶格与热失配等原因导致生长出来的半极性GaN薄膜穿透缺陷密度高、表面粗糙,目前仍不能满足高性能长波段器件制备的要求。发展新的技术手段来获得高质量的半极性GaN薄膜、半极性长波段InGaN量子阱以及半极性GaN基长波段LED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Science 2005, 308, 1274−1278; Science 1997, 386, 351−359; Science1998, 281, 956; Mater. Today 2011, 14, 408−415.

[2] Appl. Phys. Lett., 2007, 91, 132117; Appl. Phys. Lett. 2008, 93,143502;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 2009, 30, 225;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2009, 30, 724; Appl. Phys. Lett. 2009, 94, 063505.

[3] Appl. Phys. Lett., 1999, 75, 247; Appl. Phys. Lett. 2009, 94, 063505;Proc. IEEE 2002, 90, 1006;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 2005, 26, 172; Appl.Phys. Lett. 2008, 92, 011112.

[4] IEEE Trans. Electron Devices Lett. 2001, 48, 560-566; IEEE ElectronDevices Lett. 2004, 25, 117-119;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2008, 96, 287-305.

[5] MRS Bulletin 2009, 34, 318−323; MRS Bulletin 2009, 34, 334−340; Appl.Phys. Lett. 2012, 100, 201108; Phys. Rev. Lett. 2015, 115, 085503.。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74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