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动物尸体化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6650.4 | 申请日: | 201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1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川;孙旭东;蒋继凯;公丕玉;王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保护集团有限公司;中节能(临沂)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诚杰律师事务所 37265 | 代理人: | 王志强;孙廷方 |
地址: | 10008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动物 尸体 化制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动物尸体化制机,属于无害化动物尸体处理设备领域,包括内外双层壳体,所述外壳内置环绕的线圈,所述线圈两端与交变电机连接,外壳上设有蒸汽入口;所述内壳为铜制壳体外涂耐高温导热涂料,一端连接有转轴,另一端设有污汽出口,所述转轴穿过外壳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污汽出口处设有栅格滤网;所述内壳壳体内表面设有若干条向内凸出的、沿壳体内壁呈螺旋状的翅条,所述翅条凸出的宽度由污汽出口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内外壳体上设有相互对应的投料口及出料口,作为物料投放、取出的通道。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热交换效率高、动物尸体化制时间短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害化动物尸体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动物尸体化制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许多动物的生存场所遭到破坏,在此基础上动物的非正常死亡率也越来越高。大多数动物死亡后因为其尸体存在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而被人们遗弃,常被采用深埋、焚烧等方法处理,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动物尸体的腐化对环境也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病毒的传播,危害人们的健康。化制机是将除国家规定必须销毁的动物尸体以外的尸体进行处理,并进行再次利用的动物尸体处理设备。
常规的化制机处理尸体方法分为干化法和湿化法。其中干化法是将尸体投入化制机内,使其在干热环境中处理尸体中的水分、细菌和病原体,其中高热蒸汽不直接接触尸体表面,具有安全、环保、杀菌效果好等特点。但由于高温蒸汽不直接接触尸体表面,使其在处理过程中热量的传输交换速度慢,耗费的时间往往会很长,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在动物尸体处理过程中热交换效率高、处理时间短的高效率动物尸体化制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率动物尸体化制机,包括由内壳和外壳组成的双层壳体,内外壳体之间用以通入高温蒸汽,内壳内部为物料储放室;外壳为陶瓷材料,内置环绕的线圈,所述线圈两端与交变电机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蒸汽入口;所述内壳为铜制壳体外涂耐高温导热涂料,一端连接有转轴,另一端设有污汽出口,所述转轴穿过外壳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污汽出口处设有栅格滤网;所述内壳壳体内表面设有若干条向内凸出的、沿壳体内壁呈螺旋状的翅条,所述翅条凸出宽度由污汽出口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外壳和内壳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投料口及出料口,作为物料投放、取出的通道。
优选的:所述转轴及污汽出口与外壳接触处设有旋转密封组件,以防止蒸汽外漏。
优选的:内壳投料口、内壳出料口处分别设有可向内开启的盖窗。
优选的:所述内壳投料口盖窗面积大于并覆盖住外壳投料口,外壳投料口下方连接有物料挡板,以防止进料时物料进入内外壳之间。
优选的:外壳出料口面积大于并覆盖住内壳出料口盖窗,以防止出料时物料进入内外壳之间。
优选的:所述外壳和内壳上还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外壳和内壳上的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以及外壳上的电磁吸盘。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通过双层壳体的上述设置,外壳在化制过程中产生磁场涡流,使内壳壳体在磁场涡流作用下自行高速发热,进而对内壳中的物料动物尸体加热,可达到快速升温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内壳壳体中心转轴的设置,可使化制过程中内壳壳体旋转,使内外壳之间的高温蒸汽与内壳壳体加速碰撞,并通过内壳壳体翅条使高温蒸汽在两壳体夹层中产生扰流,加速热量交换,提高高温蒸汽和内壳内的物料热交换效率。通过上述两方面的设置,使化制机在工作过程中的热交换效率大幅提高,使尸体的温升速度快,大大减少尸体的化制处理时间,具有显著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化制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保护集团有限公司;中节能(临沂)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环境保护集团有限公司;中节能(临沂)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66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