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冲切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5847.6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3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灵春;郏正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环市正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D15/00;B23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张安心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断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冲切断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供工件穿过的通孔,工作台的两端分别通过动力源可滑动设置有刀架,每个所述刀架上均设置有刀片,两个所述刀片相对设置用于进行切断作业;每个刀片的前端部成型刀刃,刀刃的两端成型有加强块;所述刀刃成型有呈一个倾斜角α。加热后的铜棒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通孔中,这时动力源驱动刀架进行切断,通孔上的铜棒在切断过程中,随着两端刀架上的刀片对铜棒同时施力,所切断出来的铜棒的端面是倾斜的;而切断后还留在固定装置上的铜棒的端面是平整的;而且通过两把相对设置的刀片一起对铜棒进行切断,使切断后还留在固定装置上的铜棒的端面是平整的而且可以减少对材料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切割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红冲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红冲实际上是一种热挤压工艺,随着社会前进,科技的发展,机械工业对机械零部件提出了新的机械强度要求。提高机械强度,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改变零部件的材质,二是改变它的加工方法。红冲工艺就是通过改变加工方法来提高零部件的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与其锻造工艺一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红冲工艺中,都是将黄铜棒或者铁棒加热到赤红以后,再通过刀具进行切断进行加工,但是在市场上的红冲机床都是通过单边的刀具对铜棒进行切断,这种方式切断出来的铜棒会出现很大的倾斜面,而且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就需要把多余的倾斜面给处理掉,这样就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切断平整的一种红冲切断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红冲切断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供工件穿过的通孔,工作台的两端分别通过动力源可滑动设置有刀架,每个所述刀架上均设置有刀片,两个所述刀片相对设置用于进行切断作业;每个刀片的前端部成型刀刃,刀刃的两端成型有加强块;所述刀刃成型有呈一个倾斜角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刃单边的倾斜角度为25-35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片的厚度为2.5-3.5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架的前端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刀片的刀槽,刀片上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与刀片通过螺栓固定在刀槽上,固定块的上端面与所述刀架的上端面平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槽上开设有弧形槽,该弧形槽位于所述刀片的下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架的下端部开设有滑槽,滑槽设置在所述弧形槽的下端,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轨,该滑轨的上端部面积要大于下端部的面积。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随着把加热后的铜棒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通孔中,这时动力源驱动刀架进行切断,所述通孔位于工作台两端刀架之间,工作台两端的刀架通过动力源的驱动对通孔上的铜棒进行切断,通孔上的铜棒在切断过程中,随着两端刀架上的刀片对铜棒同时施力,因为刀刃的上端有一个倾斜面,在切断时因倾斜面的原因,所切断出来的铜棒的端面是倾斜的;而切断后还留在固定装置上的铜棒,因刀刃的下端是平整的,通过两端刀片对铜棒同时施力,所以切断后还留在固定装置上的铜棒的端面也是平整的;而且通过两把相对设置的刀片一起对铜棒进行切断,使切断后还留在固定装置上的铜棒的端面是平整的而且可以减少对材料的浪费。
2、固定块的上端面与所述刀架的上端面平齐,这样能够牢固的固定住刀片且在动力源驱动刀架时,所产生的阻力较小。
3、弧形槽所形成的预留空间能把刀刃与铜棒所产生向后的力给卸掉,通过这种卸力可以提高刀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环市正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玉环市正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5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互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快闪记忆体控制器及相关的存取方法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