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相法生产硬脂酸钙的混合装置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5590.4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7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牛承东;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陵化工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C07C51/41;C07C53/12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管 扰流管 上反应釜 混合装置 加热单元 下反应釜 硬脂酸钙 固定杆 加热管 水相法 制备 扰流翅片 同步反应 镂空结构 条形板 釜体 杆体 料网 下端 加热 合成 体内 分解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相法生产硬脂酸钙的混合装置及制备方法,包括上反应釜和下反应釜,所述上反应釜的釜体内安装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若干加热管和隔离管,所述加热管安装在隔离管的内部,所述隔离管的管身上安装有扰流管,所述扰流管采用镂空结构,其上安装过料网,所述隔离管与扰流管之间连接的部分设置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杆体上设有扰流翅片组,所述隔离管与扰流管的下端通过条形板连接。通过将混合装置分为上反应釜和下反应釜,将同步反应分解为双层反应,加热单元内的扰流管对物料进行搅拌,将釜体下端的物料也能够进行搅拌,在上反应釜内将物料进行加热,结构简单,合成温度温和,反应充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脂酸盐生产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相法生产硬脂酸钙的混合装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硬脂酸钙属于硬脂酸盐类中的一种,主要用作聚氯乙烯无毒热稳定剂和多种塑料加工的润滑剂、脱模剂等。此外,硬脂酸钙还可用作聚乙烯、聚丙烯的卤素吸收剂,以消除聚乙烯、聚丙烯制备过程中残留催化剂对颜色和稳定性的不良影响;硬脂酸钙亦用作聚烯烃纤维和模塑料的润滑剂,润滑脂的增厚剂,纺织品的防水剂,油漆的平光镜,橡胶加工和制造塑料唱片时的增塑剂等,应用十分广泛,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目前,硬脂酸钙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复分解法、熔融法和水相法,其中,水相法是以硬脂酸和氢氧化钙(或氧化钙)为原料于水介质中直接合成硬脂酸钙,它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较低等优势。
然而,采用包括机械搅拌式反应釜在内的传统生产设备进行水相法生产硬脂酸钙,搅拌效率较低从而造成搅拌不均匀降低成品品质的问题,在反应过程中,随着固体产品硬脂酸钙含量增加,反应体系中的固体颗粒增大,使部分原料硬脂酸被包裹,导致反应时间较长无法满足生产使用的需求,此外,生产结束后的滤饼内含有大量水分,无法实现在考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重复使用,使单位产品的耗水量较高,并造成废水的大量排放。因此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相法生产硬脂酸钙的混合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进行水相法生产硬脂酸钙,搅拌效率较低从而造成搅拌不均匀降低成品品质的问题,在反应过程中,随着固体产品硬脂酸钙含量增加,反应体系中的固体颗粒增大,使部分原料硬脂酸被包裹,导致反应时间较长无法满足生产使用的需求,此外,生产结束后的滤饼内含有大量水分,无法实现在考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重复使用,使单位产品的耗水量较高,并造成废水的大量排放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水相法生产硬脂酸钙的混合装置,包括上反应釜和下反应釜,所述上反应釜和下反应釜之间通过输料管连接,所述输料管上设有输料阀,所述上反应釜的釜顶设有进料口,所述上反应釜的釜体内安装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若干加热管和隔离管,所述加热管安装在隔离管的内部,所述加热管通过旋转连接轴与外部旋转电机连接,所述旋转连接轴与加热管之间设置保护罩,所述隔离管的管身上安装有扰流管,所述扰流管采用镂空结构,其上安装过料网,所述隔离管与扰流管之间连接的部分设置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杆体上设有扰流翅片组,所述隔离管与扰流管的下端通过条形板连接,所述下反应釜的釜体内部安装有搅拌单元,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轴体上端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轴的轴体上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杆体上设有若干磨料齿,所述下反应釜的釜体下端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一端设有废水输料管,所述废水输料管的一端连接釜体下端,另一端连接上反应釜并延伸至上反应釜的釜体内部,所述废水输料管的管体上设有上料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反应釜的釜体外端包裹有一层保温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搅拌电机采用离心搅拌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搅拌杆的数量为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反应釜的釜体两侧设有安装架,所述旋转电机布置在安装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单元的数量为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陵化工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金陵化工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55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