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力学—化学—生物联合固化铜尾砂及制备工程填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5082.6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6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程涛;晏克勤;张欢;陈合龙;周全;张定邦;江志杰;刘强;缑勇;李晶晶;王承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琰 |
地址: | 43500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金属元素 尾砂 碎石 力学 混合料 铜尾砂 制备 固化 固体废弃物 硅酸盐水泥 质量百分比 边坡加固 材料加工 成套工艺 分层压实 封闭系统 富集植物 控制混合 生物固化 试验测试 原则控制 混合土 减量化 铜冶炼 渗出 构建 固坡 国标 粒径 淋滤 施工 摊铺 配制 路基 迁移 联合 占用 耕地 种植 应用 生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力学—化学—生物联合固化铜尾砂及制备工程填料的方法,提供了材料加工、路基施工及边坡加固成套工艺。根据尾砂碎石混合料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满足国标的原则及粒径>0.075mm粒组含量超过50%的原则控制质量百分比配制尾砂碎石混合料,并加入适量硅酸盐水泥拌合摊铺后控制混合料在最优含水量13%~17%下分层压实,淋滤试验测试各重金属元素渗出浓度低于国家标准方可应用于工程。施工中采用种植铜富集植物生态固坡,以进一步控制重金属元素迁移。本发明综合运用了力学、化学和生物固化技术,构建了尾砂碎石混合土立体化封闭系统。既实现了铜冶炼全过程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要求,也可避免大量工程填土方需求对耕地的占用,变害为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尾砂及采矿废石等矿冶废弃物资源化的方法,通过力学加固、化学固化、生物吸附等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形成对尾矿混合土的系统化、立体化的固化技术网络,将这些固体废弃物加工成工程填筑材料,以达到铜矿开采冶炼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属于环境岩土、冶金、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力学—化学—生物联合固化铜尾砂及制备工程填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铜矿冶炼通常采用的生产工艺为:铜硫混合浮选-混精再磨-铜硫分离-浮尾磁选工艺回收铜、金、银、硫、铁等有价组分。选矿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固体悬浮物、浮选药剂的高碱废水,汇集于尾矿矿浆,选厂尾矿经分级,粗砂用于井下充填,微细粒尾矿采用浓缩-高效压滤-滤饼干排堆存,溢流和滤液,送至尾矿库。
在铜矿开采到冶炼的全过程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包括:1)采矿剩余的碎石料;2)多金属硫化矿尾砂。特别是大量细颗粒铜尾砂被堆放在尾矿库无法较好处置,既占用了大量农田耕地,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
对于这些冶炼全过程产生的各类废料,如何进行减量化处置,并进行资源化,特别是考虑环境影响安全条件下高效资源化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多种技术手段,处理量大、环境友好、科学合理的联合固化方法,以便高效地应用于工程应用资源化,实现尾矿快速减量化。本方法通过混合废料击实的力学加固方法、化学固化及生物吸附固化等方法相结合,旨在将多金属硫化矿生产全过程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是一种对铜矿开采及冶炼全过程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置的减量化方案。在此基础上,以道路工程应用为例,给出铜尾砂工程资源化的成套技术方案。
首先,尾砂成分鉴定采用水平振荡法浸出实验,分别分析采矿废石及冶炼尾砂中的重金属含量;要求重金属含量不超过国家标准,通常开采废石中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冶炼尾砂则部分指标会超过国标。(可根据不同尾砂样本具体测定)
首先,将尾砂和采矿废石按合理比例制备成混合土料。为了确保尾砂--碎石混合料的各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不超过国标,将尾砂中超过国标的重金属元素,根据其含量比,结合碎石料的相应元素含量比,换算出尾砂与碎石的混合料中的碎石质量百分比m1。
进一步地,采用筛分法结合激光粒度分析等方法进行尾砂的粒径分布分析;再将开采废石破碎至粒径5mm以内为优,控制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筛除粒径在0.075mm以下的微粒,其余碎石料待用。根据尾砂粒径组成,根据超过控制粒径0.075mm的粒组含量超过50%的原则,换算碎石料和尾砂质量比例,得到符合工程填筑材料配比条件的碎石料质量百分比m2。
确保混合料各元素含量在国标控制范围以内,综合考虑m1和m2,取混合料中碎石最小配比m,作为混合料的碎石含量控制指标。
将尾砂与碎石按上述控制值组成的混合料,在松散的混合料(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适量的硅酸盐类水泥,按照技术要求拌和摊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理工学院,未经湖北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50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防渗膜插拔接头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地下聚乙烯土工膜接头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