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伪基站识别以及防御方法和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44950.9 | 申请日: | 2018-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4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梁云侠;张志勇;韩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2/08 | 分类号: | H04W12/08;H04W12/10;H04W12/12;H04W48/16;H04W48/20;H04W76/34;H04W36/00;H04W88/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伪基站 网络侧设备 安全验证 系统消息 小区选择 小区重选 配置 系统消息获取 终端执行 防御 驻留 基站 真伪 终端 发送 小区 | ||
1.一种伪基站识别以及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终端执行,包括:
在进行小区重选(cell reselection)或者小区选择(cell selection)时,根据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获取用于小区重选或者小区选择的系统消息配置;
当所述系统消息配置为非正常配置时,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为候选伪基站;
在候选伪基站所在的小区的驻留后,向所述候选伪基站发起安全验证流程;
根据所述安全验证流程确认所述候选伪基站为真伪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系统消息配置为非正常配置时,确定网络侧设备为候选伪基站包括:
当系统消息配置为用于尽量让所述终端驻留在当前小区而不通过小区重选或者小区选择到其他小区的非正常配置时,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所述候选伪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消息配置为非正常配置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1)SIB3中的cellReselectionPriority的值被配置成小于SIB7中的cellReselectionPriority的值;
2)系统消息被配置成不发送SIB5给所述终端;
3)一个网络侧设备发送给终端的SIB5中dl-CarrierFreq的值不是运营商常用的频点;
4)threshX-High和threshX-Low配置的值较高;
5)qHyst较大,或者Qoffset较大,或者两个都较大;
6)在接入层安全没有激活的情况下,基站下发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让终端重定向到GSM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安全验证流程确认所述候选伪基站为真伪基站包括: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通不过安全验证和/或不想进行安全验证时,确认所述候选伪基站为真伪基站。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从驻留到之前的小区过程中从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的跟踪区域码TAC与驻留到当前小区过程中从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的TAC不相同;相应地,
在候选伪基站所在的小区的驻留后,向所述候选伪基站发起安全验证流程;根据所述安全验证流程确认所述候选伪基站为真伪基站包括:
在候选伪基站所在的小区的驻留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TAU request消息;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回复的用于要求所述终端上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的Identity Request消息;
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用于回复所述Identity Request消息的Identity Request消息,同时,带上所述终端的IMSI;
当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TAU reject,且所述TAU Reject以及在收到的所述Identity Request消息都是以明文方式发送的,确认所述候选伪基站为所述真伪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从驻留到之前的小区过程中从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的跟踪区域码TAC与驻留到当前小区过程中从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的TAC相同;相应地,
在候选伪基站所在的小区的驻留后,向所述候选伪基站发起安全验证流程;根据所述安全验证流程确认所述候选伪基站为真伪基站包括:
在候选伪基站所在的小区的驻留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Service Request消息来发起SERVICE流程;
当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所述SecurityModeCommand或者收到所述SecurityModeCommand但进行完整性保护校验失败后,确认所述候选伪基站为所述真伪基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49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