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识别活体判断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4908.7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9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齐祥;乔大勇;夏长锋;何伟;杨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知微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汪海艳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测物体 活体人脸 人脸识别 结构光投射器 人脸识别系统 活体 计算机技术领域 采集 活体检测系统 图案 图像采集器 多组结构 判定条件 现有系统 光投射 结构光 投射 判定 视频 攻击 检测 分析 | ||
1.一种人脸识别活体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二维信息对比;
判断被检物体与数据库中存储目标物体的二维信息是否相符,如果相符,则执行步骤二,否则,结束二维信息对比过程,检测结果为不通过;
步骤二:向被检物体投射编码结构光,红外图像采集器采集并储存带有编码结构光信息的被检物体图像;
步骤三:提取并处理步骤二中带有编码结构光信息的被检物体图像信息,根据编码结构光畸变程度,判断被检物体是否是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活体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具体为:
向被检物体投射全亮结构光;
红外图像采集器采集全亮结构光照射的被检物体的图像;进行二维信息对比;判断被检物体与数据库中存储目标物体的二维信息是否相符,如果相符,则执行步骤二,否则,结束二维信息对比过程;
或步骤一具体为:
RGB人脸图像检测系统对被检物体进行检测,若被检物体通过RGB人脸图像检测系统,则执行步骤二;否则,结束二维信息对比过程。
3.一种人脸识别活体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进行二维信息对比;
判断被检物体与数据库中存储目标物体的二维信息是否相符,如果相符,则执行步骤c;否则,结束二维信息对比过程;
b:进行二维信息对比的同时,向被检物体投射编码结构光,红外图像采集器采集并储存带有编码结构光信息的被检物体图像;
c:提取并处理步骤b中带有编码结构光信息的被检物体图像信息,根据编码结构光畸变程度,判断被检物体是否是活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脸识别活体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具体为:
a1:向被检物体投射全亮结构光;
a2:红外图像采集器采集全亮结构光照射的被检物体的图案;进行二维信息对比;判断被检物体与数据库中存储目标物体的二维信息是否相符,如果相符,则执行步骤c,否则,结束二维信息对比过程;
步骤b具体为:
进行步骤a2的同时,向被检物体投射编码结构光,红外图像采集器采集并储存带有编码结构光信息的被检物体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脸识别活体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具体为:
RGB人脸图像检测系统对被检物体进行检测,若被检物体通过RGB人脸图像检测系统,则执行步骤c;否则,结束二维信息对比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人脸识别活体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编码结构光为结构光条纹时,根据以下过程判断被检物体是否是活体:
1)将采集到的带有编码结构光条纹的被检物体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获得只含有结构光条纹的图像;
2)对步骤1)中获得的图像进行霍夫变换处理,提取出图像中所有线条的斜率;
3)对提取到的斜率进行数理统计,获得所有线条的斜率的散乱程度;
4)根据斜率散乱程度进行判断,若大于预设定阈值,则认为被测物体为活体;若小于阈值,则认为被测物体不是活体。
7.一种基于红外人脸图像识别系统的人脸识别活体判断系统,包括红外人脸图像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集成在红外人脸图像识别系统内部的结构光投射装置;
结构光投射装置包括结构光投射器及结构光投射器控制单元,结构光投射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结构光投射器投射设定的编码结构光至被检物体;
红外人脸图像识别系统包括红外图像采集器、数据处理单元与存储单元;
红外图像采集器用于采集被检物体二维图像信息及采集带有编码结构光的被检物体图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二维图像信息及带有编码结构光的被检物体图像信息分别发送至数据处理单元及储存单元;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二维图像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目标物体图像信息进行二维对比并根据二维对比结果提取存储单元中带有编码结构光的被检物体图像信息,并对带有编码结构光的被检物体图像信息进行解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知微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知微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49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