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黄芩素和野黄芩素的微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3657.0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5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李建华;田晨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5/70 | 分类号: | C12N15/70;C12N15/75;C12N15/81;C12P17/06;C12N1/21;C12N1/19;C12N9/02;C07K19/00;C12N15/62;C12N15/5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000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黄芩 微生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生产黄芩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宿主细胞中引入表达黄酮6-羟化酶以及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的基因;所述的黄酮6-羟化酶是经改造的突变型黄酮6-羟化酶,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6所示;所述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是野生型酶或经改造的突变型酶,其野生型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 7所示,其突变型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8所示;所述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细胞;
在含有白杨素的培养体系中培养该重组的宿主细胞,从而生产黄芩素。
2.一种将白杨素转化为黄芩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黄酮6-羟化酶以及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催化白杨素,从而在白杨素的结构中加上一个羟基,生成黄芩素;所述的黄酮6-羟化酶是经改造的突变型黄酮6-羟化酶,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6所示;所述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是野生型酶或经改造的突变型酶,其野生型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 7所示,其突变型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8所示。
3. 一种重组宿主细胞在生产黄芩素中的应用,所述重组宿主细胞中包括外源的表达黄酮6-羟化酶以及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的基因;所述的黄酮6-羟化酶是经改造的突变型黄酮6-羟化酶,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6所示;所述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是野生型酶或经改造的突变型酶,其野生型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7所示,其突变型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8所示;所述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细胞。
4. 一种制备用于生产黄芩素的宿主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宿主细胞中引入表达黄酮6-羟化酶以及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的基因,获得重组菌株;所述的黄酮6-羟化酶是经改造的突变型黄酮6-羟化酶,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6所示;所述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是野生型酶或经改造的突变型酶,其野生型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 7所示,其突变型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8所示;所述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细胞。
5. 一种试剂盒在生产黄芩素中的应用,所述试剂盒中包括重组宿主细胞;所述重组宿主细胞中包括外源的表达黄酮6-羟化酶以及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的基因;所述的黄酮6-羟化酶是经改造的突变型黄酮6-羟化酶,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6所示;所述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是野生型酶或经改造的突变型酶,其野生型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 7所示,其突变型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8所示;所述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细胞。
6. 突变型黄酮6-羟化酶和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在生产黄芩素中的应用,所述突变型黄酮6-羟化酶为经改造的突变型黄酮6-羟化酶,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6所示;所述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为野生型或突变型酶,其野生型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其突变型酶氨基酸如SEQ ID NO: 8所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型黄酮6-羟化酶和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形成融合多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编码所述突变型黄酮6-羟化酶和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的多核苷酸引入到宿主细胞中,以生产黄芩素;所述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细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制备包含编码所述突变型黄酮6-羟化酶和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的多核苷酸的表达构建物,引入到宿主细胞中。
10.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黄芩素为在白杨素的结构中加上一个羟基,形成黄芩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36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