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电流变化的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计算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3536.6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9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邵瑶;汤涌;周勤勇;赵珊珊;张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贾银秋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电流 变化 临界 多馈入 交互作用 因子 计算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流变化的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待测的多馈入交直流系统,获取所述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网络及网络参数、元件模型及模型参数,生成潮流计算数据;利用潮流计算法对所述潮流计算数据进行计算,获得所述多馈入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基于所述多馈入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计算逆变站间的考虑直流电流变化的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直流电流变化的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西电东送”“全国联网”能源战略的实施,2020年我国将建成数十回直流输电系统,受端落点于同一交流电网的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已经在华东电网和南方电网中形成。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在扩大系统输送容量和增加运行方式灵活性的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使换相失败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近年来,因交流系统扰动引发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现象频发,对两侧交流系统电压、潮流造成冲击,对系统稳定的影响逐步显现。然而,现有技术还无法实现对考虑故障后直流电流变化的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计算。
因此,需要一种技术,以实现对考虑故障后直流电流变化的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计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直流电流变化的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计算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如何对考虑故障后直流电流变化的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计算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电流变化的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测的多馈入交直流系统,获取所述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网络及网络参数、元件模型及模型参数,生成潮流计算数据;
利用潮流计算法对所述潮流计算数据进行计算,获得所述多馈入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
基于所述多馈入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计算逆变站间的考虑直流电流变化的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多馈入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计算逆变站间的考虑直流电流变化的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包括:
所述多馈入直流系统中,设含有m回直流,第j回直流逆变侧熄弧角的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Idj为第j回直流直流电流;XLj为第j回直流换相电抗;ULj为第j回直流逆变侧换流母线线电压有效值;βj为第j回直流超前触发角;nj为第j回直流换流变压器的变比。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多馈入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计算逆变站间的考虑直流电流变化的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包括:
假设t时刻,第i回直流逆变侧换流母线处发生三相金属性短路故障,则故障瞬间换流母线i处的电压逆变站i发生换相失败。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多馈入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计算逆变站间的考虑直流电流变化的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包括:
设第j回直流逆变侧换流母线线电压变为U′Lj,直流电流变为Idj′;由于定熄弧角控制包含积分环节,βj不会突然发生大的变化,并且由于故障发生在逆变侧,从整流侧交流系统传输至直流系统的功率在短时间内不变,有:
由换流母线线电压与直流电压的关系:
考虑直流电流的变化,设故障后第j回直流逆变侧熄弧角变为γ′j,联立公式(1)~(3)推导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35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与交直流源网荷多变流设备集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