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气深度冷凝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3000.4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6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斌斌;陈琪;王婧婷;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天固废处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02;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4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有机 废气 深度 冷凝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气深度冷凝回收装置,包括料仓,所述料仓的顶部为净化气出口,所述料仓内上部设置有流化吸附区,所述流化吸附区的底部安装有旋转出料阀,所述旋转出料阀下方设置有高温脱附区;还包括进气收集系统,所述进气收集系统的输出端分为两条支路,一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低温深度冷凝器和吸附进气系统,所述吸附进气系统与流化吸附区连通,另一路通过管路连接常温冷却器,所述常温冷却器与通道连通。有效的解决废气被吸附过程中热积聚,导致固定床内部不能及时散热进而发生碳床着火或者爆炸问题,使其运行稳定,回收效果佳,安全性能高,排放浓度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气深度冷凝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储运和销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高浓度有机废气,比如加油站、码头、石化厂、医药车间等。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而且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常见的有机蒸汽回收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膜分离法和冷凝法4种。吸附分离的优点是可以使尾气浓度控制在很小的指标内,但缺点为吸附热效应明显,吸收法和冷凝法由于需要深冷的温度较低,装置投资过大,膜分离法尚未成熟,对膜材料要求较高。
目前常用的方法为“冷凝法+吸附法”,但由于固定床散热不易,吸附单元在吸附高浓度废气时,容易局部过热,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气深度冷凝回收装置,从而有效的解决废气被吸附过程中热积聚,导致固定床内部不能及时散热进而发生碳床着火或者爆炸问题,使其运行稳定,回收效果佳,安全性能高,排放浓度低。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气深度冷凝回收装置,包括料仓,所述料仓的顶部为净化气出口,所述料仓内上部设置有流化吸附区,所述流化吸附区的底部安装有旋转出料阀,所述旋转出料阀下方设置有高温脱附区,其具体结构为:在旋转出料阀的输出口设置有一通道,所述通道的内壁两侧间隔交错设置有多孔导流板,所述通道的外圈安装有夹套加热器,所述通道下方的料仓内部安装有倾斜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一端与料仓一侧壁抵接,过滤板的另一端通过自动转轴安装有活动卸料口,所述活动卸料口上方位置与流化吸附区顶部之间安装有提升机;位于活动卸料口上方还设置有脱附进气系统;还包括进气收集系统,所述进气收集系统的输出端分为两条支路,一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低温深度冷凝器和吸附进气系统,所述吸附进气系统与流化吸附区连通,另一路通过管路连接常温冷却器,所述常温冷却器与通道连通。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流化吸附区的具体结构为:包括间隔安装的多块气孔筛板,所述气孔筛板的底部设置有气体缓冲区,所述气体缓冲区下方通过倒锥形结构连接旋转出料阀。
所述低温深度冷凝器的底部安装有一级回收罐。
所述常温冷却器的底部安装有二级回收器。
所述进气收集系统采用一个或若干个宽口集气罩。
所述提升机为垂直连续式结构,输送能力为20~200kg/h,独立于流化浓缩床设备外部。
多孔导流板倾斜安装,多孔导流板与水平面之间的交角为30°~60°。
夹套加热器内部的温度为200℃-400℃,吸附剂温度为150-280℃,夹套加热器的外层设有保温层。
过滤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40°,过滤板上均匀开小孔,开孔率为10%-20%,布设小孔直径为吸附剂直径0.2~0.5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天固废处置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天固废处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3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压气水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有机物回收利用的系统及其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