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层瓦斯抽采自动放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42934.6 | 申请日: | 2018-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6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白雪松;高浩强;唐治;邓坤;吕进国;宫闻远;刘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F16/00;C02F1/00;C02F1/20;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 瓦斯 自动 放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瓦斯抽采自动放水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正面下部设有活动的密封舱门,所述筒体两侧对称连接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筒体右侧下部连接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筒体底部活动契合安设有集渣盒,所述筒体上端中部贯穿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筒体上端焊接设置有和所述排气孔连通的出气管道,所述筒体内侧壁顶端镶嵌设置有第一密封轴承,所述第一密封轴承内圈焊接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筒体内壁下部镶嵌设置有第二密封轴承,所述第二密封轴承内圈焊接设置有叶轮,所述筒体下端两侧对称焊接设置有支架。本发明能够实现气体、液体和固体的自动分离,同时可以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基础上避免堵塞,从而更加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瓦斯抽取领域,具体是一种煤层瓦斯抽采自动放水器。
背景技术
瓦斯是古代植物在堆积成煤的初期,纤维素和有机质经厌氧菌的作用分解而成。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在成煤的同时,由于物理和化学作用,继续生成瓦斯。瓦斯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有时可以闻到类似苹果的香味,这是由于芳香族的碳氢气体同瓦斯同时涌出的缘故。瓦斯在煤体或围岩中是以游离状态和吸着状态存在的。
目前煤层瓦斯抽采自动放水器使用极为普遍,产品样式也是多种多样,这是由于不同企业井下瓦斯抽采工艺不完全一样,管道布置方式也不近相同,但大多数放水器用了内筒或浮筒结构,使用复杂的阀门,采用上述结构总是避免不了阀门和管路堵塞、漏气、漏水、锈蚀等现象发生,且安装复杂,清渣困难,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层瓦斯抽采自动放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层瓦斯抽采自动放水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正面下部设有活动的密封舱门,所述筒体两侧对称连接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筒体右侧下部连接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筒体底部活动契合安设有集渣盒,所述筒体上端中部贯穿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筒体上端焊接设置有和所述排气孔连通的出气管道,所述筒体内侧壁顶端镶嵌设置有第一密封轴承,所述第一密封轴承内圈焊接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筒体内壁下部镶嵌设置有第二密封轴承,所述第二密封轴承内圈焊接设置有叶轮,所述筒体下端两侧对称焊接设置有支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道位于所述筒体两侧对称设置,且每侧均设有两组,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筒体连通且开口向上倾斜呈4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管道左端和所述筒体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道左端通过螺纹配合活动镶嵌有金属滤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网为漏斗状金属滤网,所述过滤网下表面焊接有呈阿基米德螺线状的不锈钢薄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密封轴承位于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排水管道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叶轮为多组依次倾斜的不锈钢薄叶片组成的离心式叶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抽采水通过进水管道进入到筒体中,水和掺杂的矿渣杂质均向下冲击,水流带动叶轮通过第二密封轴承和筒体产生相对转动,从而筒体内的水体在叶轮的带动下也能够产生离心转动的效果,这样既能够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促进杂质积留在集渣盒上,又可以通过水体离心转动对排水管道端面的金属滤网表面进行清理,从而减少杂质在排水管道端面的金属滤网上的依附,以此可以实现矿渣和水的分离,并减少杂质堵塞的隐患;与此同时,瓦斯通过过滤网过滤漂浮杂质等从排气孔通过并由出气管道排出,这样的设计既能够过滤气流中的漂浮杂质,又可以通过高速气流推动不锈钢薄片而带动过滤网通过第一密封轴承与筒体形成相对转动,这样可以产生离心转动,可以甩掉杂质,减少杂质在过滤网表面的依附,从而实现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的分离,并且能够减少堵塞的隐患,提高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煤层瓦斯抽采自动放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29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