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陀螺动态锁区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2753.3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4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胡绍民;孙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9/72 | 分类号: | G01C19/72;G01C2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科启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6 | 代理人: | 任合明 |
地址: | 410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陀螺 动态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激光陀螺动态锁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激光陀螺工作在动态锁区范围时,通过调节激光陀螺两臂电压值,使得激光陀螺两臂输出不同的电流值,由于朗缪尔流零漂效应激光陀螺输出一个特定零偏值B0,B0范围在0.3°/h~1°/h,将测量输出角速度扣除特定零偏值B0可精确得到原动态锁区范围的实际输入角速度真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陀螺动态锁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B0为0.5°/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光陀螺动态锁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启动激光陀螺,使激光陀螺处于正常工作模式;
步骤2:当外界输入角速度ωi接近动态锁区范围时,惯组CPU模块判断计算输出角速度是否进入所设定的包含原动态锁区的阈值范围-0.25°/h~0.25°/h内,若是,惯组CPU模块将模式控制信号发送至电源模块,电源模块控制电路改变激光陀螺两臂电流大小,激光陀螺切换到特定零偏工作模式,使其输出特定零偏值B0为0.5°/h;
步骤3:惯组CPU模块计数电路部分记录由特定零偏值B0和输入角速度ωi引起的激光陀螺实际输出脉冲数,对该信号进行鉴向和解调后,将其发送至惯组CPU模块计算处理部分;
步骤4:惯组CPU模块计算处理部分根据特定零偏工作模式输出的特定零偏值B0,在实际输出脉冲数中扣除,计算得脉冲真值,同时根据标度因数参数,计算并输出实际输入角速度真值;
步骤5:将计算结果反馈到惯组CPU模块判断程序中,根据输出角速度切换合适的工作模式;
步骤6:系统工作结束,电源模块控制电路切断电源,激光陀螺工作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陀螺动态锁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陀螺动态锁区处理方法,其步骤3、步骤4、步骤5中要求在特定零偏工作模式时,激光陀螺两臂电流保持恒定的差值,其单臂放电电流稳定度优于1×10-4,两臂电流差值的稳定度优于2×10-5,利用朗缪尔流零漂效应输出稳定性优于1ppm的特定零偏值B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27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