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循环储能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1611.5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60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彦;葛国杰;王兴威;卢晓能;刘吟秋;胡丹丹;娄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 |
地址: | 2262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锂电池 | ||
1.一种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导电剂、正极粘结剂和正极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80~90wt%的磷酸铁锂和10~20wt%的磷酸钒锂;
其中,所述磷酸铁锂的粒径分布D50为0.5~1.8μm;所述磷酸钒锂的粒径分布D50为0.2~1.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82.5~87.3wt%的磷酸铁锂和12.7~17.5wt%的磷酸钒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84.6~86.2wt%的磷酸铁锂和13.8~15.4wt%的磷酸钒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铁锂的粒径分布D50为0.8~1.1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铁锂的粒径分布D50为0.9~1.1μm。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钒锂的的粒径分布D50为0.5~0.9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钒锂的的粒径分布D50为0.5~0.8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钒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磷锂源与钒酸盐在还原氛围中在600~800℃下焙烧5~18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气氛为惰性气体与还原气体的混合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气体为氢气。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的温度为650~750℃,所述焙烧的时间为7~16h。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锂源选自磷酸氢锂、磷酸锂、磷酸二氢锂和磷酸氢二锂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钒酸盐选自偏钒酸铵、偏钒酸钠、偏钒酸钾、正钒酸钠、正矾酸铵和正矾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负极导电剂、负极粘结剂和负极集流体,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选自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和中间相微碳球中的至少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石墨的粒径分布D50为16.5~21.5μm。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石墨的粒径分布D50为17.5~21.0μm。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相微碳球的粒径分布D50为18.0~22.0μm。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长循环储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相微碳球的粒径分布D50为18.0~2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16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