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纳米块阵列的制备方法及其折射率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1364.9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0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绍龙;李亮;李孝峰;李刘晶;秦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41 | 分类号: | G01N21/41;G01N21/552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王利斌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阵列 制备 方法 及其 折射率 传感器 | ||
1.一种金纳米块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使用溶液法合成金纳米块,将负载了聚电解质层的金薄膜浸入含有所述金纳米块的去离子水溶液中;所述金薄膜表面通过逐层自组装工艺得到厚度为2~40nm的聚电解质层,该电解质层最外层带负电;去离子水溶液中的带有正电的金纳米块通过静电场引力吸附于所述聚电解质层表面,从而得到金纳米块阵列;所述金纳米块的几何形貌为立方块,其与聚电解质层为面接触;金纳米块、聚电解质层、金薄膜之间形成光学谐振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纳米块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法合成金纳米块的步骤为:先用溶液法合成金纳米棒,对所得金纳米棒进行迭代化学精化处理后,最终得到边长为50~150nm的金纳米块;金纳米块从反应液中离心出来后,分散于去离子水中以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纳米块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法合成金纳米棒的步骤为:将氯金酸加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中,再加入硼氢化钠摇均后再静置,得到种子溶液;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中加入氯金酸、硝酸银和L-抗坏血酸,摇晃至澄清后加入所得的种子溶液;对反应液离心可得到金纳米棒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金纳米块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薄膜由蒸镀工艺在硅片或玻璃衬底上沉积而得到。
5.一种折射率传感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一种金纳米块阵列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金纳米块阵列、带有凹槽的传感器壳体、500~1500nm波段高透的薄膜,所述金纳米块阵列安装于传感器壳体的凹槽中,所述薄膜覆盖在凹槽的槽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13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