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河底淤泥除臭处理的淤泥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0028.2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9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伟 |
主分类号: | C02F11/148 | 分类号: | C02F11/148;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淤泥固化剂 除臭处理 河底淤泥 制备 淤泥 天然植物 完全分离 淤泥处理 有机物 氨氮 除臭 底泥 降解 固化 微生物 发酵 清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河底淤泥除臭处理的淤泥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淤泥处理领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河底淤泥除臭处理的淤泥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淤泥固化剂通过微生物对天然植物组分发酵生成大量的酶及有效组分,其不仅可以使得淤泥的能够固化,淤泥中的有机物大量降解,清水和底泥完全分离,而且对淤泥除臭效果较佳,氨氮含量等处理指标显著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河底淤泥除臭处理的淤泥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淤泥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河涌疏浚淤泥臭气主要源于河涌底泥有机物含量过高,有机物消耗底泥氧气,降低了底泥氧化还原电位,使底泥和水体中的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将底泥中有机物分解为甲烷、硫化氢、氨氮和嘧啶等,其中硫化氢、氨氮和嘧啶是具有恶臭性质的物质,同时厌氧条件下河道底泥和水体高价金属离子如铁、锰离子等被还原为低价离子如Fe2+、Mn2+等,与水体中存在的硫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黑色物质如FeS和MnS等,从而导致底泥黑臭。
去除底泥恶臭的最好办法就是生物处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淤泥固化剂来分解有机物。由于淤泥中除了含有有机物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大多数都会主动吸附其周围的有机物,但在厌氧条件下很难繁殖。酶制剂是目前最强的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解有机物的速度要高出千万倍以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河底淤泥除臭处理的淤泥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淤泥固化剂通过微生物对天然植物组分发酵生成大量的酶及有效组分,其不仅可以使得淤泥的能够固化,淤泥中的有机物大量降解,清水和底泥完全分离,而且对淤泥除臭效果较佳,氨氮含量等处理指标显著下降。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河底淤泥除臭处理的淤泥固化剂,其采用如下制备工艺制备得到:
1)发酵培养基配制:按照下述配方配制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基的组分为葡萄糖10g,K2HPO42g,KH2PO42g,MgSO4·7H2O0.2g,CaCl20.1g,尿素0.5g,酵母膏0.5g,中药提取浸膏10g,pH7.2-7.5,120℃灭菌30min,其中中药提取浸膏的制备方法为取处方量天然植物碎成粗粉,按照粗粉总重量的4~9倍加入体积浓度为40%~9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2~5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冷却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即得中药浸膏,所述的天然植物由丁香叶、荷叶、金银花和地榆组成。优选地,所述的天然植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丁香叶35-45份,荷叶23-27份,金银花31-39份,地榆8-12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天然植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丁香叶40份,荷叶25份,金银花35份,地榆10份;
2)生物发酵:发酵培养基灭菌后,接入10%的蜡状芽胞杆菌种子发酵液,控制发酵温度为30-32℃、通气量为1.5-1.7m3/h条件下培养40-44h,此时接入10%的康宁木霉菌种子发酵液,控制发酵温度为26-29℃、通气量为1.8-2.2m3/h条件下培养26-30h,即得含酶发酵液;
3)除臭淤泥固化剂制备:按照如下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除臭淤泥固化剂:发酵滤渣20-35份,粉煤灰10-15份,生石灰3-5份,碳酸钙2-3份,即可得淤泥固化剂。
上述用于河底淤泥除臭处理的淤泥固化剂中,所述的蜡状芽胞杆菌和康宁木霉菌接入发酵液前处于对数生长期,其菌落密度不少于2×109cfu/mL。
上述所述的淤泥固化剂可以应用于淤泥的除臭处理。其具体的除臭处理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伟,未经管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0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