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货车倒车防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9901.6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8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斗时空(天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 | 分类号: | B60R21/013;B60T7/12;B60R16/023;B60R1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 代理人: | 程玉红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保险杠 触发杆 长条槽 接触开关 圆孔 倒车防撞装置 滑块 货车 接触配合 内部相通 圆孔内壁 制造成本 中空壳体 轴承连接 左右滑动 配合 | ||
一种货车倒车防撞装置,包括后保险杠,后保险杠为弧形的中空壳体,后保险杠后侧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圆孔,圆孔与后保险杠内部相通,圆孔内设有触发杆,触发杆与对应的圆孔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后保险杠后侧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接触开关,接触开关与触发杆相对应,触发杆后端与相对应的接触开关前面接触配合,后保险杠内前侧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长条槽,长条槽与触发杆相对应,长条槽位于相对应的触发杆前端下方,长条槽内配合设有滑块,滑块能够沿对应的长条槽左右滑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廉等特点,应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撞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货车倒车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货车由于车身较长,转弯半径较大,在进行倒车时会有较大的视觉盲区,驾驶人员很难判断车后的物体以及相隔的距离往往会造成货车车尾撞击其它车辆以及建筑物,由于货车的撞击力较大,会对车辆本身以及被撞物造成较大的损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简单有效的倒车防撞装置来解决货车存在的安全隐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货车倒车防撞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货车倒车防撞装置,包括后保险杠,后保险杠为弧形的中空壳体,后保险杠后侧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圆孔,圆孔与后保险杠内部相通,圆孔内设有触发杆,触发杆与对应的圆孔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后保险杠后侧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接触开关,接触开关与触发杆相对应,触发杆后端与相对应的接触开关前面接触配合,后保险杠内前侧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长条槽,长条槽与触发杆相对应,长条槽位于相对应的触发杆前端下方,长条槽内配合设有滑块,滑块能够沿对应的长条槽左右滑动,触发杆前端与对应的滑块背面右侧接触配合,滑块背面左侧固定安装凸起,滑块左侧固定安装电动伸缩杆,后保险杆前侧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红外线接近开关,红外线接近开关与电动伸缩杆相对应,红外线接近开关位于相对应的电动伸缩杆左侧,接触开关与控制电路模块线路连接,控制电路模块与发动机控制器线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货车倒车防撞装置,所述的凸起外周开设一圈环形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货车倒车防撞装置,所述的后保险杠采用塑料材质。
如上所述的一种货车倒车防撞装置,所述的后保险杠顶部固定安装提手。
如上所述的一种货车倒车防撞装置,所述的提手材质为ABS树脂合成塑胶。
本发明的优点是:当使用本发明时,货车的后保险杠靠近障碍物,红外线接近开关接收到信号并将信号通过控制器传递给对应的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伸长,电动伸缩杆带动对应的滑块沿对应的长条槽往右运动,滑块带动对应的凸起往右运动,凸起往右运动的过程中,触发杆沿对应的凸起外周往上运动,触发杆沿对应的凸起外周往上运动挤压接触开关,接触开关打开,控制电路模块检测到触发开关打开后,控制电路模块会立即将信号传输给发动机控制器,进而关闭发动机,启动刹车系统,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货车的后保险杠远离障碍物,红外线接近开关接收到信号并将信号通过控制器传递给对应的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收缩,电动伸缩杆带动对应的滑块沿对应的长条槽往左运动,滑块带动对应的凸起往左运动,凸起往左运动的过程中,触发杆沿对应的凸起外周往下运动,触发杆沿对应的凸起外周往下运动不再挤压接触开关,接触开关,控制电路模块检测到触发开关关闭后,控制电路模块会立即将信号传输给发动机控制器,进而打开发动机,关闭刹车系统,从而使货车正常运行;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廉等特点,应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斗时空(天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斗时空(天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9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