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纤维增强体及其预浸料测试剪切性能的夹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39528.4 | 申请日: | 2018-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7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高;周华民;邓天正雄;张云;王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24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鹏;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载单元 主体框架 夹具 纤维增强体 夹持单元 剪切性能 经纱方向 纬纱方向 预浸料 传感器 后夹 夹持 前夹 材料性能测试 测试 测量过程 剪切变形 结构稳定 测试机 加载力 可测试 连接件 限位杆 预夹紧 打滑 加载 平行 施加 检测 保证 | ||
1.一种适用于纤维增强体及其预浸料测试剪切性能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主体框架(1)、夹持单元(4)、拉力加载单元和传感器(3),其中:
所述主体框架(1)包括相互连接形成方形的四根连杆(10),相互连接的连杆通过绕连接点旋转,实现主体框架形状的转换,进而实现对待测试对象的剪切变形;该主体框架的一对对角上设置有连接件(11),用于与外界测试机连接,另外一对对角上设置有呈L型的限位杆(5),用于限制所述主体框架的形状,使得相邻的所述连杆之间呈直角;
所述夹持单元(4)包括前夹持部分(7)和后夹持部分(8),所述前夹持部分(7)设置在每个所述连杆的外侧且平行于所述连杆,包括前夹板(16)和后夹板(15),待夹持对象(6)设置在两块所述夹板之间实现预夹紧,同时保证待夹持对象的经纱方向和纬纱方向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连杆平行,所述后夹持部分(8)设置在所述连杆(10)上,所述拉力加载单元加载力后,该后夹持部分进一步夹紧和固定待夹持对象,防止其加载力后位置移动;
所述拉力加载单元设置在每根所述连杆(10)的外侧,与所述前夹持部分连接,用于沿待夹持对象的经纱方向和纬纱方向分别施加拉力;所述相连的连杆上设置有传感器(3),分别用于检测所述拉力加载单元加载拉力的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加载单元包括基座(14),导柱(18)和螺杆,所述基座(14)与所述前夹持部分的后夹板(15)连接,该基座与所述连杆之间设置有导柱和螺杆,所述导柱用于限制所述基座沿垂直与所示连杆的方向上下运动,所述螺杆上设置有螺母,通过调节该螺母的位置使得所述基座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前夹紧部分上下移动,从而对待夹持对象施加拉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夹持对象为编织纤维增强体或编织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预浸料,其中,所述编织纤维增强体包括不同编织方式的碳纤维编织布、玻璃纤维编织布、芳纶纤维编织布、混编编织布。编织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预浸料的热塑性树脂包括聚醚醚酮、聚苯硫醚、聚乙烯、聚氯乙烯。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夹板上分别设置有凹槽和与该凹槽配合的凸起,通过该凹槽和凸起的配合,实现待夹持对象的夹紧。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中和所述后夹持部分中均设置有橡胶垫(17),用于增大摩擦,保持夹持效果。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夹具的夹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所述连接件与用于测试剪切性能的拉伸试验机连接,调整所述限位杆,使得所述主体框架呈正方形;
(b)将待夹持对象放置在所述前后夹板之间,使得待夹持对象预夹紧;
(c)所述拉力加载单元对待夹持对象施加拉力,所述传感器检测施加的拉力,调整所述拉加载单元直至其施加的拉力满足预设要求;
(d)所述后夹持部分固定所述待夹持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95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