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调节的船舶防撞吸能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38912.2 | 申请日: | 2018-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1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 发明(设计)人: | 黎启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启锋 |
| 主分类号: | B63B43/18 | 分类号: | B63B4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2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防撞装置 吸能缓冲结构 反弹结构 装置结构 防撞吸能装置 传动压杆 机械连接 扣条 吸能 船舶 垂直安装 改变结构 扩大装置 内部安装 上下两侧 外壳内部 自主调节 同步链 防撞 衔接 | ||
1.自动调节的船舶防撞吸能装置,其结构包括吸能缓冲结构(1)、外壳(2)、柔性防撞装置(3)、扣条(4),所述外壳(2)内部安装有柔性防撞装置(3)并与安装其外面的吸能缓冲结构(1)机械连接,所述外壳(2)在安装有吸能缓冲结构(1)的上下两侧垂直安装有扣条(4);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能缓冲结构(1)设有后压反弹结构(11)、同步链结构(12)、传动压杆结构(13)、装置结构(14),所述装置结构(14)的内部安装有后压反弹结构(11),所述后压反弹结构(11)通过传动压杆结构(13)与柔性防撞装置(3)机械连接,所述装置结构(14)也与柔性防撞装置(3)衔接固定,所述同步链结构(12)一端固定在后压反弹结构(11)上,另一端则固定在另一个自动调节的船舶防撞吸能装置的传动压杆结构(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的船舶防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撞装置(3)设柔性结构(31)、扣合结构(32)、支撑结构(33)、衔接结构(34),所述支撑结构(33)安装在外壳(2)内部正中间并与传动压杆结构(13)配合,所述传动压杆结构(13)与安装在支撑结构(33)的衔接结构(34)衔接固定,所述支撑结构(33)两侧的外壳(2)内壁安装有柔性结构(31),所述扣合结构(32)安装在外壳(2)壳体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的船舶防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结构(14)设有长螺栓(141)、锁定板(142)、空腔壳(143),所述空腔壳(143)为圆台结构并且其一端和吸能缓冲结构(1)衔接固定,所述空腔壳(143)的内部设有传动压杆结构(13),所述空腔壳(143)面积大的另一端端垂直固定有锁定板(142),所述锁定板(142)通过长螺栓(141)和船舶螺纹固定,所述空腔壳(143)远离锁定板(142)那端的内壁还开有两个以上的凹口,并且这些凹口均匀分成两列并且互相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的船舶防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压反弹结构(11)设有弧形杆(111)、弹簧(112)、滑柱(113)、固定螺丝(114)、拨杆(115)、圆盘(116)、横杆(117),所述横杆(117)固定在空腔壳(143)内壁上,所述横杆(117)一端安装有圆盘(116),另一端的通过固定螺丝(114)螺丝固定有弧形杆(111),所述弧形杆(111)上开有一个弧形凹口,所述拨杆(115)一端安装有滑柱(113),所述滑柱(113)与弧形凹口采用滑动配合,所述滑柱(113)与弧形凹口远离横杆(117)那端之间安装有弹簧(112),所述拨杆(115)另一端则固定在圆盘(116)上,所述拨杆(115)还与同步链结构(12)、传动压杆结构(13)机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动调节的船舶防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链结构(12)设有扣环(121)、钢链(122)、第二扣环(123),所述扣环(121)安装在拨杆(115)首端,所述第二扣环(123)安装在传动压杆结构(13)上,所述钢链(122)一端扣在扣环(121)上,所述钢链(122)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同步链结构(12)的第二扣环(12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自动调节的船舶防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压杆结构(13)设有卡齿(131)、第一压杆(132)、传动支撑梁(133),所述第一压杆(132)首端与拨杆(115)接触,并且这端上垂直固定有第二扣环(123),所述第一压杆(132)另一端和传动支撑梁(133)垂直固定,所述传动支撑梁(133)尾端则垂直贯穿外壳(2)后与位于外壳(2)内部的衔接结构(34)衔接固定,所述第一压杆(132)的两侧水平垂直焊接有两个以上的卡齿(131)并与空腔壳(143)内部的凹口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启锋,未经黎启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89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升式平台拖航保护装置
- 下一篇:水密双向限位装置、双向限位系统及船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