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电容器以及制造电解电容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8832.7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5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菅原康久;石岛正弥;荒木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金 |
主分类号: | H01G9/022 | 分类号: | H01G9/022;H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王春伟;刘继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电容器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电解电容器包括阀金属、形成在该阀金属表面上的介电氧化物膜层、形成在该介电氧化物膜层上的表面处理剂层、以及形成在该表面处理剂层上的电解质层。电解质层包含导电聚合物层和离子液体。例如,形成导电聚合物层使得该导电聚合物层与表面处理剂层接触,并且存在于导电聚合物层和表面处理剂层之间的界面中的至少一些空隙填充有离子液体。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解电容器和制造电解电容器的方法。特别地,本公开涉及在电解质层中含有离子液体的电解电容器和制造这种电解电容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解电容器已广泛用于各种领域,例如电子装置。国际专利公开第WO2005/012599号公开了一种形成电解电容器的技术,其通过使用含有离子液体的溶液对金属或其合金的表面进行阳极氧化从而在表面上形成氧化物膜。在国际专利公开第WO 2005/012599号中公开的技术中,出于修复氧化物膜的目的,使用离子液体对金属表面进行阳极氧化从而在金属表面上形成氧化物膜。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181610号公开了一种制造固体电解电容器的方法,其中在阳极体表面上形成介电膜,并且在该介电膜上形成第一导电聚合物层和第二导电聚合物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发现了以下问题。如上所述,电解电容器广泛用于各种领域如电子装置。然而,近年来随着这种电子装置的尺寸减小,电解电容器的尺寸也相应减小。因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在保持电容的同时减小电解电容器的尺寸,从而提高电解电容器的每单位体积的电容表观比。
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具有高电容表观比的电解电容器和制造这种电解电容器的方法。
第一示例性方面是一种电解电容器,其包括:阀金属;形成在该阀金属的表面上的介电氧化物膜层;形成在该介电氧化物膜层上的表面处理剂层;和形成在该表面处理剂层上的电解质层。电解质层包含导电聚合物层和离子液体。
另一个示例性方面是一种用于制造电解电容器的方法,其包括:在阀金属表面上形成介电氧化物膜层;在该介电氧化物膜层上形成表面处理剂层;在该表面处理剂层上形成导电聚合物层;用离子液体浸渍该导电聚合物层。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具有高电容表观比的电解电容器和用于制造这种电解电容器的方法。
从以下给出的详细说明和附图中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所述详细说明和附图仅以说明的方式给出,因此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方案的电解电容器的横截面;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方案的制造电解电容器的方法(制造方法1)的流程图;
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方案的制造电解电容器的方法(制造方法2)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方案的制造电解电容器的方法(制造方法3)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样品的表;
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对比实施方案的制造电解电容器的方法(制造方法4)的流程图;和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对比实施方案的制造电解电容器的方法(制造方法5)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解电容器
参考附图在下文中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
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方案的电解电容器的横截面。
如图1所示,在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电解电容器1中,在阀金属11上依次形成介电氧化物膜层12、表面处理剂层13、电解质层14、石墨层15和银层16。电解质层14包含导电聚合物层和离子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金,未经株式会社东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88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