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领地粒子群的光伏多峰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38664.1 | 申请日: | 2018-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4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石季英;乔文;薛飞;李雅静;杨文静;胡露;张登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F1/67 | 分类号: | G05F1/67 |
| 代理公司: | 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毓英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粒子 全局最优 粒子群 最大功率点追踪 输出电压 最大距离 多峰 光伏 粒子位置 占空比 突变 | ||
1.一种基于领地粒子群的光伏多峰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调节PWM的占空比为0,得到Boost电路的输出电压Uocar;
2)设定粒子群数目为3,所述粒子的初始位置分别为1、Uocar/3和2Uocar/3;所述粒子的初始领地分别为[1,Uocar/3)、[Uocar/3,2Uocar/3)和[2Uocar/3,Uocar);
3)计算每个所述粒子的适应值,根据所得适应值重新判断并选择全局最优粒子和全局最优粒子领地;
4)确定所述粒子领地内的最大值估计范围,方法如下:选取光伏阵列的P-U曲线上任意两点a与b,则范围[a,b]内的最大值的估计范围为[max{P(a),P(b)},bP(a)/a];
5)判断所述最大值估计范围包含全局最优粒子的适应值条件是否成立,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该粒子会主动放弃领地内不可能产生优于全局最优粒子的部分,更新自己的领地边界;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该所述粒子将放弃自己的领地,并与全局最优粒子均分全局最优粒子领地,然后所述全局最优粒子更新其领地边界;
6)判断粒子间的最大距离dmax小于0.02Uocar条件是否成立,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返回4)步骤;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所有所述粒子失去自己所属领地,按照原始粒子群的迭代方式进行迭代,即通过两个极值点来更新自己的位置,第1个极值点是当前时刻为止粒子自身找到的最优解,第2个极值点是当前时刻为止整个粒子群找到的最优解;其中第k+1次迭代寻找最优解的第i个粒子速度和位置更新方程满足下式:
式中,代表k+1次迭代计算中第i个粒子速度;第k代表迭代次数,ω是惯性权重,c1、c2是正常数,分别用于调整个体经验和群体经验的比重;r1、r2为(0,1)之间的随机数;Pbest代表粒子群内最优解;Gbest代表全局最优解;代表k+1次迭代计算中第i个粒子的位置;代表k次迭代计算中第i个粒子的位置;
7)计算各个所述粒子适应值,重新判断并选择全局最优粒子;
8)判断所述粒子间的最大距离dmax小于0.01Uocar条件是否成立,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返回6)步骤按照原始粒子群的迭代方式进行迭代,评估各个所述粒子适应值,并更新全局最优粒子;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进入下一步;
9)保持输出电压为得到的全局最优粒子位置的电压,判断环境是否发生突变,判断环境发生突变的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P'和P分别为迭代终止后,两次采样周期的功率采样值,ΔP为功率变化阈值;
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持续保持所述输出电压为得到的全局最优粒子位置的电压;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则返回1)步骤,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多峰最大功率点跟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86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