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眼部检查设备及眼部检查系统的检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38444.9 | 申请日: | 2018-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4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衍;盛亚运;樊斐斐;魏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丫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3/10 | 分类号: | A61B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永丰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眼部检查 基座装置 目镜装置 平板支架 轨道 检查 检查信息 控制装置 平板电脑 设备结构 集成化 视功能 滑动 镜片 纵长 自动化 延伸 支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部检查设备及眼部检查系统的检查方法,其中,眼部检查设备包括纵长的基座装置;设置在基座装置一端的目镜装置;设置在基座装置上的水平的轨道,轨道沿基座装置的长度方向从接近目镜装置的位置延伸到远离目镜装置的位置;设置在轨道上、能够沿轨道往复移动的平板支架,平板支架用于支撑和保持能够显示视功能检查信息的平板电脑;以及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目镜装置中的镜片的旋转,还用于控制平板支架在轨道上的滑动。本发明的眼部检查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检查精准,本发明中的眼部检查系统的检查方法集成化程度高且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功能检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部检查设备及眼部检查系统的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普及和电子仪器的开发,人们使用电子仪器设备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而使用过长时间的电子仪器设备,就会加大对自身眼睛的损害,人们的眼睛会出现不同情况的屈光不正、视疲劳等视功能障碍的现象,需要对眼部进行视功能检查。随着视光学的迅猛发展对视功能的检查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完备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验光仪已成为当前视功能检查的重要设备之一。
现有的综合验光仪一般包括目镜装置(又称为肺头或者牛眼)、投影仪、操作台、视标板等,通过投影仪将检测视标投影于视标板上来进行视功能检查,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检查项目来更换各种视标图,同时根据不同的被检查人员需要手动调节目镜装置中的不同镜片以及瞳距等以完成视功能的检查。但是目前的综合验光仪存在如下缺点:
1、整个综合验光仪因投影仪、视标板等装置的存在导致整个设备的体积较大、占地面积大且结构复杂。
2、在检查时镜片、瞳距以及视标图的调节或者更换均人工操作,同时需要接受过高等视光专业教育并具有丰富知识储备的视光师来完成,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且需要至少一个验光师对被检查人员进行检查,被检查人员无法自己独立完成检查,检查效率低。
3、在检查时步骤繁琐复杂,专业视光师间的操作习惯以及专业水平的差异化容易导致结果的误差。同时使用投影仪时视标图的磨损或表面污秽也会影响检查的准确度。
4、在检查时结果记录均为人工纸张记录,对于追溯病史和持续检查多有不便,而当用户更换检查地点时,由于门店间记录信息的不流通、门店与客户间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部分检查结果丢失。
因此,如何改善上述缺点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检查精准的眼部检查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眼部检查装置的检查系统的检查方法,集成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且检查精准。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眼部检查设备,包括,纵长的基座装置;设置在基座装置一端的目镜装置;设置在基座装置上的水平的轨道,轨道沿基座装置的长度方向从接近目镜装置的位置延伸到远离目镜装置的位置;设置在轨道上、能够沿轨道往复移动的平板支架,平板支架用于支撑和保持能够显示视功能检查信息的平板电脑;以及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目镜装置中的镜片的旋转,还用于控制平板支架在轨道上的滑动;其中,目镜装置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镜盘组件和第二镜盘组件。
根据本发明,第一镜盘组件和第二镜盘组件分别包括数量相同的至少一个镜片以及一个主视孔,且每个镜片能够旋转到两个主视孔的位置实现镜片的切换;第一镜盘组件和第二镜盘组件的所有镜片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竖直平面垂直于轨道;主视孔的高度与平板电脑所在的高度相匹配;控制装置还能够调节第一镜盘组件与第二镜盘组件之间的距离,用于调节瞳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丫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优丫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84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