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治理区域性滑坡的桩拱门型刚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8009.6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3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牛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康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725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柱 拱墙 抵挡 滑坡 拱门 墙体 冲击力 高效治理 支撑连杆 区域性 分散冲击力 三角形连接 弧线排列 弧形排列 稳固作用 稳固性 抵抗 稳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治理区域性滑坡的桩拱门型刚构结构,包括多根呈弧线排列的第一桩柱,其中相邻两个第一桩柱之间均连接有拱墙;该桩拱门型刚构结构还包括多根第二桩柱,相邻的两个第二桩柱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一桩柱和第二桩柱之间均连接有起稳固作用的支撑连杆,多个拱墙通过第一桩柱的连接构成一抵挡墙体,用于对滑坡冲击力起到抵挡作用。本发明通过弧形排列的拱墙所构成的抵挡墙体能够对滑坡起到正面的有力的抵抗,通过多个拱墙和第一桩柱能够对滑坡冲击力起到沿弧形的抵挡墙体分散冲击力的作用,通过支撑连杆连接第一桩柱、第二桩柱,能够形成稳固的三角形连接关系,加强了各桩柱以及各拱墙之间的稳固性,进一步有力的抵挡了滑坡的冲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治理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治理区域性滑坡的桩拱门型刚构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也是滑坡地质灾害广泛分布且频发的国家。滑坡几乎遍及全国各个省区。滑坡是由山体沿其内部软弱带或软弱面作整体的间歇滑动引起的,是一种多发的又常能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危害的不良地质现象。我国已受到滑坡灾害威胁和可能受到滑坡威胁的地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5~1/4。滑坡滑动的岩土体,可大可小,小的百余立方米,大的可达几十万立方米至数千万立方米,甚至上亿立方米。它的发生往往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危害。它破坏各种建筑物,冲断公路铁路,淹没村镇,破坏农田、森林,阻塞河道,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滑坡进行研究和防治具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治理区域性滑坡的桩拱门型刚构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治理区域性滑坡的桩拱门型刚构结构,该桩拱门型刚构结构包括多根呈弧线排列的楔入易滑坡地点地面以下的第一桩柱,其中该多根第一桩柱的弧线排列的凸出一侧面向易滑坡方向,该多根第一桩柱的相邻两个第一桩柱之间均连接有插入易滑坡地点地面以下的拱墙,该拱墙的凸出一侧也面向易滑坡方向;所述桩拱门型刚构结构还包括多根呈弧线排列的楔入易滑坡地点地面以下的第二桩柱,该多根第二桩柱所述构成的弧线位于所述的多根第一桩柱所述构成的弧线的后侧,该多根第二桩柱的弧线排列的凸出一侧也面向易滑坡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二桩柱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一桩柱和第二桩柱之间均连接有起稳固作用的支撑连杆;该桩拱门型刚构结构的多个拱墙通过第一桩柱的连接构成一抵挡墙体,用于对滑坡冲击力起到抵挡作用,所述第二桩柱、支撑连杆用于对所述第一桩柱和拱墙所构成的抵挡墙体进一步起到支持、稳固的作用。
上述第一桩柱和第二桩柱的结构相同,第一桩柱以及第二桩柱均包括柱体和位于柱体下端的楔入尖端,所述柱体上沿其周向均匀的开设有4个沿柱体纵向设置的T形槽,所述拱墙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沿侧壁纵向的与所述T形槽相匹配的T形条,支撑连杆的两端也设有与该支撑连杆相垂直、且与所述T形槽相匹配的T形条;所述拱墙与第一桩柱之间、相邻的第一桩柱与第二桩柱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桩柱之间均通过将T形条插入T形槽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上述第一桩柱以及第二桩柱的柱体的横截面均为圆面,所述T形槽的横截面在该圆面上沿其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柱体的直径为20~30cm,拱墙的厚度为5~10cm,支撑连杆的直径为8-10cm;所述第一桩柱以及第二桩柱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铁材料制成,所述拱墙、T形条以及支撑连杆均采用钢铁材料制成。
上述第一桩柱以及第二桩柱均为4-10根;所述拱墙的高度与柱体的长度相当,所述柱体全部或部分楔入易滑坡地点地面以下,所述拱墙也全部或部分插入易滑坡地点地面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康学院,未经安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8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