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瓣式电机球铰的组装方法及电机球铰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7530.8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0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祥;陈俊辉;黄江彪;罗俊;冯万盛;张志强;曾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瑞唯减振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瓣式 电机 组装 方法 | ||
一种分瓣式电机球铰的组装方法,采用在两端带有安装结构的工字型芯轴与分瓣外套之间硫化橡胶层、然后将硫化后形成的结构整体过盈压装入整体外套的方式来形成小径轴刚度匹配的电机球铰,并通过提高轴向刚度的方式在列车运行过程中为电机提供止挡功能。以及一种电机球铰,包括两端带有安装结构的工字型芯轴、橡胶层、分瓣外套和整体外套,分瓣外套通过橡胶层硫化粘接在芯轴工字型外侧的内凹面处,芯轴、橡胶层和分瓣外套硫化后的整体过盈压装在整体外套内。本发明通过一次性将分瓣外套全部硫化在两端带有安装结构的工字型芯轴表面后过盈压装入整体外套,提高了产品可靠性,简化了组装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铰的组装方法及球铰产品,具体涉及一种分瓣式电机球铰的组装方法及电机球铰,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球铰类橡胶弹性元件是常用的一种橡胶金属复合的减振元件,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减振场所。而电机球铰用于电机悬挂系统,作为将电机固定在转向架上的重要部件,在要求尽量降低球铰本体的质量的同时,还需要实现柔性连接以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追赶到超越,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系统集成创新,再到完全自主创新,已经炼就成世界铁路科技的集大成者。最初从欧洲、日本引进了1型车、2型车、3型车和5型车四种不同的技术平台,形成了第一代以CRH2、CRH3、CRH5为代表的高铁成员。基于以上技术平台造出的以CRH380系列为代表的第二代高铁产品,基本算是自主设计。而中国标准动车组(CR系列)则构建了一个完全自主的动车组产品平台,形成了一系列自己的标准,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体系。CR系列三种时速等级为CR400/300/200,持续时速为350、250、160公里,每一系列的动车组由于时速等级的不同和运行环境的不同,对各个组成的零部件的性能要求也不尽不同。
为了满足自主创新的需求,需要设计出适用于不同时速等级标准动车组的零部件,达到完全国产化。
申请人在之前提出的一系列专利申请如申请号CN201711076516.4、名称为“空实相轴箱定位节点刚度及变刚度的调节方法及结构”,申请号CN201711076520.0、名称为“轴箱定位节点的刚度调节方法及轴箱定位节点”,申请号CN201711076518.3、名称为“分瓣外套轴箱定位节点的刚度调节方法及轴箱定位节点”,申请号CN201711076519.8、名称为“通过调整橡胶层参数改变轴箱定位节点刚度的方法及结构”,申请号CN201711076322.4、名称为“提高轴箱定位节点疲劳可靠性的方法和轴箱定位节点”的发明专利申请,以及申请号CN201721460402.5、名称为“一种提高疲劳可靠性的轴箱定位节点”,申请号CN201721460405.9、名称为“轴箱定位节点”,申请号CN201721460403.X、名称为“分瓣外套轴箱定位节点”,申请号CN201721460255.1、名称为“轴箱定位节点”,申请号CN201721460565.3、名称为“空实相轴箱定位节点”的实用新型涉及的都是轴箱定位节点,且上述技术是适用于380系列的车型的,且其径向方向空实向处的刚度相差极大,具有显著的各项异性特点。
另有“孙海燕,黄江彪,冯万盛,等。一种高速动车组用新型大径轴刚度比电机悬挂橡胶球铰的设计[J]。机车电传动,2014(2):54-57”为申请人之前设计的大径轴刚度比电机球铰的技术方案,不能满足CR300的小径轴刚度比需求。
另有申请号CN201410138755.8,名称为“一种大曲率球面多层分瓣式橡胶金属关节”的发明专利也是本申请人之前提出的分瓣式球铰。
上述方案都没有涉及到适用于CR300型动车组的电机球铰,因此需要全新设计一种能够满足该新型列车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当前CR300系列标准动车组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分瓣式电机球铰的组装方法及电机球铰,满足车辆对球铰小径轴刚度匹配的需求,且其组装成型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瑞唯减振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瑞唯减振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7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