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拆装组合式建筑叠合板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7357.1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9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戚利华;陈丽英;潘永超;冯明水;汪卫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建材集团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单元 上模 可拆装组合式 模具 叠合板 下模 上模定位块 合模定位 合模螺栓 建筑用具 螺栓连接 模具组装 下模固定 对齐 海绵板 漏浆 穿过 | ||
本发明属于建筑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装组合式建筑叠合板模具。本发明公开了可拆装组合式建筑叠合板模具,包括模具单元,模具单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和下模之间处设置有海绵板,合模螺栓穿过合模定位块后将上模和下模固定在一起;多个模具单元组合的时候,在长度方向处上模与上模之间对齐后放置上模定位块进行模具单元之间定位,模具单元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漏浆,模具组装更加的简便、快捷,模具能够反复使用,同时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装组合式建筑叠合板模具。
背景技术
现在使用的叠合板模具,结构由面板、底板、筋板组成,为了方便叠合板产品外露筋的延伸,在面板上面按照钢筋设计间距开出槽口。生产时模具拼装完成,钢筋网放进模具,开出的槽口使用海绵条把面板上的槽口堵住,以防振捣时漏浆。以此来提高产品质量。实际工作时海绵条常常脱落造成漏浆严重,给产品质量带来隐患。其次如果钢筋网外露筋设计尺寸发生变化,或者产品尺寸发生变化,都会造成原有模具不能使用,需要重新制造,这给工期、生产成本带来很大的负担。早期模具都是根据产品尺寸定做的,长度、宽度和产品的尺寸一致,由于模具采用一体结构,使用过程中长度较长容易变形,影响产品质量,每次都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去修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漏浆,模具组装更加的简便、快捷,模具能够反复使用,同时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的可拆装组合式建筑叠合板模具,其技术方案如下:
可拆装组合式建筑叠合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单元,模具单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和下模之间处设置有海绵板,所述的上模上设置有上定位槽,所述的下模上设置有下定位槽,上定位槽和下定位槽组合构成定位槽,上模和下模组装的时候,上模和下模通过定位槽和合模定位块定位,合模螺栓穿过合模定位块后将上模和下模固定在一起;多个模具单元组合的时候,在长度方向处上模与上模之间对齐后放置上模定位块进行模具单元之间定位,模具单元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上定位槽和下定位槽共同组成定位槽,在组装的时候,可以先把合模定位块放置在下定位槽中进行定位,然后在通过上定位槽定位把上模合上,使得模具的组装更加的简便、快捷。海绵板主要用于密封作用。很好的密封作用可以使得模具不会漏浆,使得模具不会损坏,从而可以使得模具反复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和缩短工期。上模和下模的组装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一体式模具,做成标准节段,使用时采用拼装工艺就能完成组装,从而不会由于模具过长造成变形,影响产品质量。长度方向上的上模和上模的定位连接,使得模具单元之间能够在长度方向上无限延长,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所需长度。通过拆装式解决了原有模具一体化造成模具太长而变形的问题。
优选方式为,所述的上定位槽和下定位槽呈圆锥台形。呈圆锥台形可以使得合模定位块在下模定位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稳定,不会发生稍微震动合模定位块就发生位移或倾斜的问题,使得定位更加的准确,有利于模具组装的简便和快捷。
优选方式为,所述的合模定位块为金属件,所述的下模上的下定位槽的底部处设置有磁铁。通过金属质的合模定位块和磁铁,可以使得合模定位块能够被紧紧的吸附在下定位槽中,不会发生位移或倾斜,进一步的保证定位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漏浆,模具组装更加的简便、快捷,模具能够反复使用,同时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模具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具体说明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建材集团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建材集团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7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