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自动识别气体成分及比例的便携式电子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6463.8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6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圣凯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箱 过滤 抽气泵 过滤箱 便携式电子鼻 检测 自动识别 电子鼻 进气口 过滤器 工作安全性 进气口连接 气体输送泵 成分分析 过滤装置 净化环境 净化检测 支架机构 过滤腔 检测腔 连接杆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自动识别气体成分及比例的便携式电子鼻装置,包括检测箱及过滤箱,所述检测箱与过滤箱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箱的表面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有第一抽气泵,所述第一抽气泵安装于检测箱内,所述检测箱与所述过滤箱的外侧设有支架机构,所述检测箱内安装有电子鼻,所述过滤箱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箱内还设有第二抽气泵,所述过滤箱内设有过滤腔,所述检测箱内设有检测腔,本发明通过设置电子鼻与过滤器,再配合多个气体输送泵,从而能够进行气体的过滤以及成分分析的功能,对气体的检测效果好,还能净化检测环境的空气质量,使得净化环境的工作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可以自动识别气体成分及比例的便携式电子鼻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具有地大物博的特点,因此在现代建设中,对水路的建设力度都十分强大,在对水下建设中,往往是在水底进行隧道的大同,例如在湖泊和海洋的底部大同隧道一连接两个不同的地方,从而使交通便利,来方便人们进行同性和运输,在水底隧道的修建过程中,尤其是海地建设中,会挖掘出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作为非常规能源的天然气水合物,鉴于其储量巨大,必将成为常规化石能源的可替代者之一。然而其取样技术的发展制约了此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高效节能随钻检测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加快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开发。
电子鼻是利用气体传感器阵列的识别监测来识别气味的电子系统,它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连续地、实时地检测特定位置的气味状况。电子鼻识别气味的主要机理是在阵列中的每个传感器对被测气体都有不同的灵敏度,例如,某种气体可在某个传感器上产生高响应,而对其他传感器则是低响应,同样,另外的气体产生高响应的传感器对上述的气体则不敏感,归根结底,整个传感器阵列对不同气体的识别监测是不同的,正是这种区别,才使系统能根据传感器的识别监测来识别气味。
水底隧道由于其施工的特殊性,在竣工后,其内部往往会残留部分有害气体,人体长期吸入这些有害气体会造成身体不适。但是这些有害气体又难以自然排放,所以需要专门的工作小组对其进行检测及处理。现有的检测及处理方式连贯性差,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识别气体成分及比例的便携式电子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以自动识别气体成分及比例的便携式电子鼻装置,包括检测箱及过滤箱,所述检测箱与过滤箱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箱的表面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有第一抽气泵,所述第一抽气泵安装于检测箱内,所述检测箱与所述过滤箱的外侧设有支架机构,所述检测箱内安装有电子鼻,所述过滤箱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箱内还设有第二抽气泵,所述过滤箱内设有过滤腔,所述检测箱内设有检测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通过固定柱与过滤箱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机构包括侧架和顶板,所述侧架与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架与检测箱、过滤箱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抽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排气板,所述排气板靠近电子鼻的一侧固定设有多个分流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抽气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过滤器的一端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穿过过滤箱并与外界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子鼻内设有信号放大模块,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电性连接指示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子鼻内还设有第三抽气泵。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板内横向贯穿设有电缆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圣凯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圣凯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64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