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合仿真飞行包的系统级试验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34807.1 | 申请日: | 2018-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4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昊;张明;薛丁赫;朱永波;江继龙;尹积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中航高科智能测控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李建英 |
| 地址: | 10002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仿真 飞行 系统 试验 控制 方法 | ||
1.结合仿真飞行包的系统级试验控制方法,系统级试验基于飞行器系统级半实物仿真环境,飞行器系统级半实物仿真环境包括飞行器待试系统、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模型器、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试验控制设备、仿真飞行包信号源,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通过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模型器对飞行器待试系统进行环境激励,其特征在于,试验控制设备与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间设置接口,试验控制设备向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注入试验扰动,所述系统级试验控制方法中,一方面基于飞行包产生飞行器待试系统的常规运行激励信息,另一方面在半物理仿真试验基础上,按照事先编排好的试验任务在该半物理仿真试验过程中施加扰动信号,激励机内的扰动逻辑,采集飞行器待试系统受扰动后的状态更改与处置;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编辑试验任务:依据飞行器待试系统试验大纲,在试验控制设备编辑试验任务;
步骤2接收飞行包数据: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从仿真飞行包信号源接收飞行包数据,按仿真飞行包信号源格式解析为仿真飞行包参数;
步骤3启动试验任务:启动为两种方式之一,第一种为试验控制设备自主启动,在试验控制设备中启动并运行试验任务,此时试验控制设备对外发送试验控制指令,其中向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发送的试验控制指令即为试验扰动;
第二种为由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触发启动,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发送启动码:当仿真飞行包参数中含有启动码和启动时间时,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立即将启动码和启动时间发送给试验控制设备;
第二步启动试验:试验控制设备接收到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发送的启动码和启动时间时,立即将试验控制设备的本机相对时间改为启动时间,并启动试验任务;
步骤4解算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数据: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将仿真飞行包参数带入运算模型中进行解算,得到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数据;
步骤5记录试验数据,生成日志:试验控制设备产生并记录试验日志,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将从仿真飞行包信号源接收飞行包数据,按仿真飞行包信号源格式解析为仿真飞行包参数进行存储;
步骤6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处理试验扰动: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对接收到的从试验控制设备发送来的试验扰动的优先级需高于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数据,当有从试验控制设备发送来的试验扰动时,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将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数据中与试验扰动重合的参数,替换为试验扰动;
步骤7发送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数据和试验扰动: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将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数据和试验扰动按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与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模型器的目标协议,发送至各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模型器;
步骤8监控试验台环境数据发送情况:对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数据和试验扰动的传输有效性、各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模型器工作状态、受控和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步骤9循环步骤2至步骤8,直到试验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仿真飞行包的系统级试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试验控制设备生成的试验日志、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将从仿真飞行包信号源接收的飞行包数据、按仿真飞行包信号源格式解析为仿真飞行包参数的数据都存储在飞行器系统级半实物仿真环境的数据中心,并按试验启动时间、当地时间、试验任务名称建立索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仿真飞行包的系统级试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对接收到的从试验控制设备发送来的试验扰动的优先级需高于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数据, 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对每个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数据有独立的缓存方式,当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参数生成设备接收到从试验控制设备发送来的试验扰动时,则将与后者重叠的系统试验台运行环境数据替换为试验扰动,一直保持该状态至试验控制设备发送解除控制请求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中航高科智能测控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中航高科智能测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48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