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储充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4109.1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3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伟;李亚辉;郭宝甫;毛建容;彭世康;翟登辉;张鹏;孙锐;鞠洪新;赵江信;王小凯;李春来;杨立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H02J7/35;H02J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符亚飞 |
地址: | 810000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单元 负荷用电 光伏发电 电网 能量控制 控制系统 放电 充电 收益最大化 供电要求 协调控制 用电平衡 市电 补充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光储充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当电网处于峰时段时,如果光伏发电功率大于负荷用电功率,多余的功率为储能单元充电;如果光伏发电功率小于负荷用电功率,控制储能单元放电,以补充所需功率;当电网处于平时段时,如果光伏发电功率大于负荷用电功率,多余的功率为储能单元充电;如果光伏发电功率小于负荷用电功率,控制储能单元不放电,且所需功率全部由电网提供。本发明提供的能量控制方法充分利用光储协调控制,并合理配合市电,做到在峰时段时尽量使用储能单元中的电能,不使用电网的电能;在平时段时尽量使用电网中的电能,不使用储能单元中的电能,实现用电平衡和收益最大化,保障需求侧的供电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储充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储能+充电”的模式——光储充电站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深入。光储充电站能够解决有限地域配电增容带来的相关问题,利用光伏发电和储能电能存储的合理配合,实现本地地域内发电与用电的平衡,既可以缓解充电负荷对于电网的冲击,也能充分利用新能源发电,实现充电站的绿色供能,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
然而对于小型光储快充站而言,因为建设目标、地域和资金投入等限制,站内光伏和储能容量配比受限,光伏发电上网量相对较小,发电和用能经济效益低。为了解决其光伏发电最大限度消纳,减小对电网冲击,效益低的问题,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下,尽可能使用平时或低谷电量,为此需要寻找一种适用于小型光储快充站的能量管理策略来实现电站的高效益管理。
如图1所示,通常的基于储能的分布式系统包括母线,该母线为交流母线或者直流母线,这里以交流母线为例,交流母线连接交流电网,且交流母线上连接有储能单元、光伏发电单元和负载单元,其中,负荷单元为所有用电设备的统称。如果该分布式系统为光储充电站,那么,这里的负荷单元就包括充电桩。因此,单单就分布式系统而言,负荷单元就不限于充电桩。现有的分布式系统的能量控制策略比较简单,当光伏发电功率大于负荷单元所需的功率时,多余的功率由其他部分消耗,当光伏发电功率小于负荷单元所需的功率时,欠缺功率由其他部分补充。这种控制方式比较单一,而且,无法尽量多使用电网平时段或者低谷时段的电能,也不能尽量少使用电网峰时段的电能,进而无法实现电网的削峰填谷,不利于电网的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储充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用以解决传统的能量控制方法没有考虑电网时段,不利于电网稳定的问题。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光储充系统的能量控制系统,用以解决传统的能量控制方式没有考虑电网时段,不利于电网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方法方案一:本方案提供一种光储充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电网的峰时段和平时段;
(2)当电网处于峰时段时,如果光伏发电功率大于负荷用电功率,多余的功率作为储能单元的充电功率,控制为储能单元充电;如果光伏发电功率小于负荷用电功率,控制储能单元放电,以补充所需功率;
当电网处于平时段时,如果光伏发电功率大于负荷用电功率,多余的功率作为储能单元的充电功率,控制为储能单元充电;如果光伏发电功率小于负荷用电功率,控制储能单元不放电,且所需功率全部由电网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4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