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热导率剖面特征测量仪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3886.4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4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龙;刘扬;吕家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18 | 分类号: | G01N25/18;G01N2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导率 测量仪 土壤 温度传感器 剖面特征 温度变化特征 原位自动监测 不锈钢钢管 加热电阻丝 动态变化 间隔距离 内部安装 土壤剖面 螺旋形 热阻 探头 地表 观测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土壤热导率剖面特征测量仪,该测量仪包含一根50cm长的不锈钢钢管,内部安装有螺旋形加热电阻丝及不同间隔距离的7个温度传感器,可以测定地表以下2cm,5cm,10cm,15cm,25cm,35cm和50cm深处的土壤热导率或热阻率和温度的动态变化。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方法需要安装多个热导率和温度传感器才能测定土壤剖面热导率和温度变化特征的问题,利用同一探头实现多层次土壤热导率和温度的观测工作,具有原位自动监测、精度高、使用便捷、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仪器,具体涉及一种土壤热导率剖面特征测量仪。
背景技术
土壤热导率,又称导热系数,是表征土壤传递热量能力的指标,是单位温度梯度下传导的热通量。土壤热导率的倒数为热阻率。土壤热导率和温度 (地温)是影响种子萌发,植物和农作物生长发育,根系活动及土壤中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关键因素。由于成土过程及生物的影响,土壤剖面存在高度的异质性(如:剖面上不同深度土壤的容重,质地,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不同)导致土壤剖面上热导率的异质性。
目前,土壤热导率测定方法分为稳态法和非稳态法。稳态法加热时间长,加热导致的温度梯度会使水分发生迁移、相变和再分布,从而造成测量误差。瞬态法(非稳态法)测定土壤热导率时加热时间短,对水分迁移、相变和再分布影响较小,测定结果更准确。测定土壤热导率的瞬态法主要包括热线法、热探针法、单针/双针热脉冲法、平面热源法、热带法、激光闪射法等,其中热线法、热探针法、单针/双针热脉冲法等统称热脉冲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唯一能够实现室内和野外连续快速准确测定土壤热导率的技术。
热脉冲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监测瞬态线性热源在各向同性的介质中产生的温度场变化特征,并通过求解热传导方程来获得土壤的热导率的一种方法。根据探针的外形可将热脉冲技术分为单针热脉冲探头和双针/多针热脉冲探头。相对于双针/多针热脉冲探头,单针热脉冲探头的测量结果不受探针间距变化的影响,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探针的长度,扩大测定土体的范围。但是目前的单针热脉冲探头只能测定探针插入位置土壤的平均热导率,如何利用单针热脉冲探头用于原位连续自动测定不同深度土壤热导率是有待解决的一项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土壤热导率剖面特征测量仪,该测量仪将有助于应用热脉冲技术在室内外连续自动准确获取土壤热导率剖面特征,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热导率剖面特征测量仪,由单针热脉冲探头和辅助钻孔器组成,所述的单针热脉冲探头由数据采集器、手柄、导线电缆、集成电路板、温度传感器导线、不锈钢管、尖头、温度传感器、导热环氧树脂及热电阻丝组成,所述的导线电缆的一端与数据采集器连接,另一端从手柄底部穿过与安装在其中心的集成电路板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板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导线;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导线延伸入不锈钢管的底部,其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所述的不锈钢管一端伸入手柄内通过灌入聚氯乙烯PVC或绝热环氧树脂材料与手柄的内部凝固,其另一端与圆形尖头连接;所述的加热电阻丝螺旋形放置在不锈钢管内,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加热电阻丝和不锈钢管之间的孔隙空隙间填充有导热环氧树脂。
所述的辅助钻孔器由不锈钢棒、不锈钢手柄、圆形气泡水平及圆盘组成,所述的不锈钢棒的一端与不锈钢手柄连接,其另一自由端呈圆形尖头;所述的圆盘套在不锈钢棒上并在接近不锈钢手柄处固定,所述的圆形气泡水平安装在不锈钢手柄的中心。
所述的手柄的规格是长3cm×宽2cm×高5cm。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为NTC热敏电阻或E型、K型、T型热电偶中的任一种。
所述的加热电阻丝延伸至圆形尖头处。
所述加热电阻丝为镍铬合金线,总阻值为100~1000Ωm-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38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表面引燃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氢气浓度测量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