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3347.0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7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珍;张良城;刘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888 | 分类号: | B60N2/88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吴国栋;陈庆超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控制系统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座椅、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和车辆,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和设置在座椅靠背上方的头枕,车辆座椅还包括固定部,设置在固定部上的曲柄滑块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曲柄滑块机构中的滑块上下运动的驱动件,头枕连接到曲柄滑块机构中的曲柄或连杆上,滑块的上下运动可转化为曲柄或连杆的转动,以带动头枕在同一高度上前后运动。当发生追尾事故时,驱动件驱动头枕自动向前移动,调节头枕和乘员头部之间的距离,对乘员头部支撑,避免对乘员颈部造成严重的挥鞭伤害,当危险信号解除后,头枕可以在驱动件的带动下或在自身重力和乘员头部对头枕的作用下回位,使头枕恢复至初始位置。头枕在同一高度上前后运动,能够保证对乘员头部的有效支撑。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身内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座椅、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当代,因交通拥挤等因素引起的汽车追尾事故时有发生,由于头枕和乘员头部的间距较大,发生事故时乘员的头部无有效支撑,造成颈部过渡弯曲,引起挥鞭伤害。现有技术中,为避免在追尾碰撞中对乘员颈部的伤害,通常将头枕设计为主动式头枕,例如机械触发式主动头枕、气囊式主动头枕和信号控制式主动头枕,在追尾碰撞发生后,机械触发式头枕在惯性作用下人体背部触发位于座椅靠背上的机械连杆装置,带动头枕前移,但是由于在追尾发生后启动,此时对乘员头部的伤害可能已经造成,头枕结构触发灵敏度较低;气囊式主动头枕主要在其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之间设置头枕气囊,在追尾发生后气囊起爆,活动部分前移,从而降低对乘员颈部的伤害,虽然气囊式主动头枕的灵敏度有所提高,但结构复杂,且起爆稳定性差;信号控制式主动头枕对追尾事故有一定的预判,在追尾发生前控制电机运动,使头枕前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乘员的颈部伤害,但结构复杂,设置在空间较小的头枕内部,可设计性较低,影响整体结构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能够调节头枕和乘员头部的间隙,避免追尾事故引起的乘员颈部挥鞭伤害。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控制系统,该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包括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座椅。
本公开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座椅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和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上方的头枕,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的曲柄滑块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曲柄滑块机构中的滑块上下运动的驱动件,所述头枕连接到所述曲柄滑块机构中的曲柄或连杆上,所述滑块的上下运动可转化为所述曲柄或所述连杆的转动,以带动所述头枕在同一高度上前后运动。
可选地,所述曲柄的端部铰接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部上还形成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滑块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一滑槽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一滑槽上下运动。
可选地,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与所述头枕相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曲柄或所述连杆形成为与所述支撑杆套接的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的外壁上形成有铰接座。
可选地,所述曲柄滑块机构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多个所述曲柄滑块机构中的所述曲柄或所述连杆均与所述头枕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上还形成有上下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与多个所述曲柄滑块机构中的所述滑块相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二滑槽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座沿所述第二滑槽上下滑动。
可选地,所述头枕内设置有可向前弹出并膨胀的气囊。
可选地,所述座椅靠背的骨架上形成有上下延伸的安装槽,所述固定部形成为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且上下延伸的固定板。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包括上述的车辆座椅,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件的控制模块,以及用于监测与后车间距的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检测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模块监测到的车距信息控制所述驱动件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33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