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抽油杆圆钢和稀土抽油杆圆钢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3259.0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3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吕刚;涛雅;戈春刚;赵晓敏;白月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全成哲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杆 稀土 圆钢 质量百分比 冲击韧性 含量调整 耐腐蚀性 疲劳性能 使用寿命 稀土镧 合金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抽油杆圆钢和稀土抽油杆圆钢的生产方法,其中,稀土抽油杆圆钢,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为:C 0.26~0.33%,Si 0.17~0.37%,Mn 0.40~0.70%,Cr 0.80~1.10%,Mo0.17‑0.25%,RE0.0010‑0.00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稀土抽油杆圆钢将C、Si、Mn、Cr、Mo的含量调整到中限,另外在钢中添加稀土镧合金,可明显改善冲击韧性和疲劳性能,另外,稀土在钢中可显著提高钢的耐腐蚀性,延长抽油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稀土抽油杆圆钢和一种稀土抽油杆圆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抽油杆在机械采油过程中受拉—压应力的交变作用,进行不间断的往复工作,长期在不同程度的腐蚀环境中承受不对称循环交变载荷作用,目前的抽油杆在腐蚀环境中承受的不对称循环交变载荷作用的能力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稀土抽油杆圆钢。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稀土抽油杆圆钢的生产方法。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稀土抽油杆圆钢,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为:C 0.26~0.33%,Si 0.17~0.37%,Mn 0.40~0.70%,Cr 0.80~1.10%,Mo0.17-0.25%,RE0.0010-0.00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杂质中的P≤0.025%,所述杂质中的S≤0.025%。
进一步地,其化学成分为:C 0.27~0.32%、Si0.20~0.30%,Mn0.50~0.60%,Cr0.90~1.00,Mo 0.20-0.24%,RE 0.0010-0.0030%。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稀土抽油杆圆钢的生产方法,用于生产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的稀土抽油杆圆钢,包括:冶炼,转炉终点钢水中C含量不少于0.06wt%,P含量不超过0.03wt%;出钢温度为1620~1644℃;精炼;连铸,过热度设置为25~35℃,拉速为1.9~2.0m/min;轧制,开轧温度为1000~1100℃,精轧入口温度为900~950℃。
进一步地,所述冶炼过程中,加入硅铁、硅锰、无烟煤和铬铁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脱氧合金化;出钢过程对钢包进行底吹氩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精炼过程中,加入硅铁、中碳锰铁、钼铁和锻烧无烟煤中一种或多种进行成分微调;精炼后期喂入硅钙线、稀土镧合金;软吹时间大于10min。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稀土抽油杆圆钢将C、Si、Mn、Cr、Mo的含量调整到中限,另外在钢中添加稀土镧合金,利用稀土镧合金与钢中的氧和硫有较强的亲和力作用,可脱氧、脱硫,降低钢中的氧含量和硫含量,并且可降低磷、氢、砷、锑、铅、锡等低熔点元素在晶界上的危害。稀土可控制硫化物夹杂物的形态,钢中硫化物是沿着钢材轧制方向呈长条状分布,加入稀土可使长条状硫化物变成球性或仿锤形,并可改变夹杂物的大小,可明显改善冲击韧性和疲劳性能。另外,稀土在钢中可显著提高钢的耐腐蚀性,延长抽油杆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3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