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单元检测工装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2823.7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2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宣;唐悦;郑国权;阿辽沙·叶;张海龙;窦健;卢继哲;徐英辉;翟梦迪;李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G01R2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胡秋立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单元 检测 工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单元检测工装及检测方法,该检测工装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通信单元接口,壳体内设置有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电压电流采样模块、电平时序模拟检测模块、串口数据收发模块和节点模拟器,所述电压电流采样模块、电平时序模拟检测模块、串口数据收发模块和节点模拟器还均通过通信单元接口和通信单元通信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单元检测方法。本发明能够对通信单元本身进行单独全检测试,利于保证通信单元的性能和电能表数据的有效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电能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单元检测工装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能表是电网系统中的计量与结算设备,通过电能表中装载的通信单元将电量和其它采集数据上传到采集终端中,或者直接上传到主站。现有电能表的通信单元与电能表一同供货,并且安装在电能表上随电能表在电能表检测流水线上进行电能表性能监测,但是对于到货后的通信单元本身无法在该流水线上进行单独全检测试,无法保证通信单元的性能,导致通信单元在现场使用时频繁出现各类缺陷,例如,现场应用中才发现因通信单元本身存在接口不匹配、功率消耗过大或通信成功率低等缺陷,导致电能表数据无法进行有效传输,增加了现场运维和资产管理的难度。另外对于其他电网设备的通信单元,也存在到货后的通信单元本身无法进行单独全检测试的问题,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信单元检测工装及检测方法,能够对通信单元本身进行单独全检测试,利于保证通信单元的性能和电能表数据的有效传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信单元检测工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信单元接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电压电流采样模块、电平时序模拟检测模块、串口数据收发模块和节点模拟器,所述电压电流采样模块、电平时序模拟检测模块、串口数据收发模块和节点模拟器还均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口和所述通信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通信单元接口采用凹槽式接口,所述凹槽式接口中设置有插针式串口。
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接口端子。
所述壳体表面上还设置有定位标识。
一种通信单元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通信单元安装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检测工装的通信单元接口上;
2)将安装有通信单元的检测工装输送至检定工位,所述检定工位上设置有检定计算机,以及与检定计算机电连接的抄控装置,将所述抄控装置和通信单元相连接;将所述检定计算机和所述检测工装的控制模块相连接;
3)在检定工位上给检测工装供电,然后由检测工装给待通信单元供电后,通信单元和检测工装开始进行初始化交互,检定计算机读取检测工装的工装地址;
4)检定计算机通过抄控装置向通信单元发送测试帧,使得通信单元进入测试模式,然后检定计算机控制抄控装置对通信单元进行抄读测试;
所述抄读测试的方法为:检定计算机按照检测工装的工装地址向通信单元发送抄表帧,通信单元将接收到的抄表帧通过检测工装传输给检定计算机;检定计算机针对接收到抄表帧发出应答帧并将应答帧通过检测工装发送给通信单元,通信单元将接收到的应答帧通过抄控装置传输给检定计算机,由检定计算机通过比对应答帧判断抄读是否成功;
在抄读测试过程中,检测工装的控制模块还控制电压电流采样模块对通信单元进行电压和电流采样,并根据采样结果计算出通信单元的功耗,并将功耗计算结果通过控制模块传输给检定计算机;
5)检定计算机控制检测工装调整对通信单元的供电电压,然后重复步骤4)以测试通信单元的电源适应性;
6)检定计算机将抄读检测结果、功耗测量结果、电源适应性检测结果上报给计量中心生产调度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2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