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水封油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辨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32509.9 | 申请日: | 2018-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2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吴越;石磊;彭振华;李俊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琳;孟智广 |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水封 油库 围岩 优势 渗流 通道 辨识 方法 | ||
1.一种地下水封油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地下水封油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渗流方式为:水幕巷道→水幕孔→高渗孔→裂隙通道→主洞室;收集建库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进行水幕系统层和主洞室层节理裂隙统计分析;
(2)根据建库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以及水幕系统层节理裂隙统计分析结果,建立水幕系统流量与压力关系数值模拟的水幕有效性试验三维随机裂隙模型,进行水幕有效性试验,确定优势渗流通道中的大流量水幕孔判别标准和渗透汇聚性孔判别标准;
(3)根据大流量水幕孔判别标准确定大流量水幕孔,根据渗透汇聚性孔判别标准确定渗透汇聚性孔;
(4)根据单一水幕孔注水回落试验结果建立高渗透性水幕孔判别标准,并根据高渗透性水幕孔判别标准确定高渗透性水幕孔;
(5)结合大流量水幕孔、渗透汇聚性孔和高渗透性水幕孔识别出高渗透性孔;根据主洞室层节理裂隙统计分析结果推测确定主洞室裂隙通道;
(6)根据高渗透性孔和主洞室裂隙通道推测确定建库区的优势渗流通道位置;
其中,在所述步骤(5)中,根据主洞室层节理裂隙的位置、倾向、倾角分布,推测确定水幕层以下30m处主洞室位置的裂隙通道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封油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建库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包括: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节理裂隙力学参数和流体力学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封油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节理裂隙统计分析的特征包括:节理裂隙每个区域优势倾向特征,裂隙的间距、倾向、倾角的分布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封油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水幕有效性试验现场充水流速最大为50L/min,水幕有效性试验三维随机裂隙模型试验中充水流速选择为6L/min、12L/min、18L/min、30L/min、42L/min、54L/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封油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水幕有效性试验的规律包括渗透方向性规律、充水孔与未充水孔孔压关系规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封油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大流量水幕孔判别标准为:水幕有效性试验中充水孔与未充水孔孔压接近的孔为大流量水幕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封油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渗透汇聚性孔判别标准为:水幕有效性试验中相邻孔孔压增量较大的为渗透汇聚性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封油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高渗透性水幕孔判别标准为:单一水幕孔注水回落试验中,充水回落期和注水回落期水压相等的孔为高渗透性水幕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250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