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32194.8 | 申请日: | 2018-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3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潮;李立民;冯涛;张仕强;武连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1/10 | 分类号: | F25B1/10;F25B13/00;F25B41/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利;李双皓 |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系统 冷媒循环回路 第二换热器 气液分离器 压缩机 第一换热器 室内换热器 室外换热器 串联设置 低温环境 节流装置 依次串联 制热 | ||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冷媒循环回路,包括串联设置的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第一压缩机和室内换热器;以及第二冷媒循环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和第二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周边和/或底部。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在低温环境下可以快速制热启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特别是多联机系统,当室外环境温度过低时,空调系统内部冷媒均为液态,此时冷媒流动困难,需较长时间使冷媒进入循环,从而使得空调系统的制热启动较慢,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低温环境下空调系统制热启动慢的问题,提供一种在低温环境下制热启动快、用户体验好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第一冷媒循环回路,包括串联设置的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第一压缩机和室内换热器;
第二冷媒循环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和第二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周边和/或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周边和/或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媒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M、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进气口N、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
所述空调系统具有冷媒回收模式和快速制热启动模式:
在所述冷媒回收模式下,所述第一冷媒循环回路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M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且控制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进气口N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
在所述快速制热启动模式下,所述第一冷媒循环回路开始运行,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M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且控制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进气口N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媒循环回路还包括串联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的过冷器,所述第二冷媒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进气口N、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所述过冷器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进一步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中压腔连接;
在所述冷媒回收模式和所述快速制热启动模式下,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进气口N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空调系统还具有补气增焓模式,在所述补气增焓模式下,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进气口N与所述过冷器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M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中压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四通阀,所述第一四通阀的阀口A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M连接,阀口B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阀口C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进气口N连接,阀口D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
在所述冷媒回收模式下,所述阀口A与所述阀口D连接,所述阀口B与所述阀口C连接;
在所述快速制热启动模式下,所述阀口A与所述阀口B连接,所述阀口C与所述阀口D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阀口G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M连接,阀口E与所述阀口A连接,阀口F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中压腔连接;
在所述冷媒回收模式和所述快速制热启动模式下,所述阀口G与所述阀口E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2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