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装置及驱动触控装置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32153.9 | 申请日: | 2018-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2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权;范胜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康律师事务所 11805 | 代理人: | 梁挥;孟超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驱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第一主连接垫、至少一第一副连接垫及多个第二连接垫。第一触控电极的面积小于各第二触控电极的面积。第一主连接垫电性连接于第一触控电极。至少一第一副连接垫电性连接于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连接垫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二触控电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装置及驱动触控装置的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自容式触控装置及驱动自容式触控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信息社会下,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与日俱增。为了达到更便利、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信息产品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输入装置,转变为使用触控装置作为输入装置,其中同时具有触控与显示功能的触控显示面板更是成为现今最流行的产品之一。
触控装置依照其感测方式的不同而大致上区分为电阻式触控装置、电容式触控装置、光学式触控装置、声波式触控装置以及电磁式触控装置。由于电容式触控装置具有反应时间快、可靠度佳以及耐用度高等优点,电容式触控装置已被广泛地使用于电子产品中。而依照触控装置的设计架构,电容式触控装置又可大致上区分为互容式触控装置与自容式触控装置两种。
目前一般的自容式触控装置虽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但当整合于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时,会因显示面板对于解析度的要求不断提升而使得感测面积不足的区域出现感测准确度降低的问题,或者具有不易达成悬浮(hover)触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其可在应用于具有高解析度的显示面板的情况下,避免触控感测准确度降低。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其具有改善的悬浮触控能力。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驱动触控装置的方法,其可进行悬浮触控模式。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控装置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第一主连接垫、至少一第一副连接垫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垫。第一触控电极的面积小于各第二触控电极的面积。第一主连接垫电性连接于第一触控电极。至少一第一副连接垫电性连接于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连接垫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二触控电极。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控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第一连接垫、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垫。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分别藉由多个辅助开关元件以分别电性连接于多个辅助连接垫,其中辅助连接垫彼此电性连接。多个第一连接垫分别藉由多条第一连接线以分别电性连接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分别藉由多条第二连接线以分别电性连接于多个第二连接垫。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控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辅助开关元件、互连线、多个第一连接垫、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垫。多个辅助开关元件分别电性连接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互连线将各辅助开关元件的第一端彼此电性连接。多个第一连接垫分别电性连接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其中第一连接垫中的两者系藉由第一触控电极中的两者以及辅助开关元件中的两者电性连接。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分别电性连接于多个第二连接垫。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触控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上述的触控装置。执行悬浮触控模式,其包括:致能辅助开关元件使得第一触控电极彼此电性连接。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触控装置中,通过第一触控电极的面积小于每一第二触控电极的面积,且第一触控电极同时电性连接于第一主连接垫及第一副连接垫,使得即使第一触控电极的面积较小及/或触控装置应用于具有高解析度的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触控装置仍可避免发生触控感测准确度降低的问题。另外,在本发明的触控装置中,通过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分别藉由多个辅助开关元件而分别电性连接于彼此相互电性连接的多个辅助连接垫,使得触控装置可进行悬浮触控并具有改善的悬浮触控能力。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方式,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2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