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源光缆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1911.5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4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付深圳;刘旭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光模块 弯折 有效地减少 使用寿命 影响光缆 内链路 圆弧状 扭曲 伸出 传输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光缆,包括:至少一个光模块以及用于连接光模块的光缆;还包括保护套,保护套为圆弧状、且其曲率半径≥60mm,保护套套设在光缆的外部,且保护套的一端与光模块相连接,且可相对光模块旋转,另一端外伸出光模块,通过设置保护套就能够改善因光模块重力导致的弯折问题,在不影响光缆走向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了光缆发生弯折和扭曲的风险,位于保护套内的光缆在自重及外力的作用下其能够产生的最大弯折始终不小于60mm,使得光缆的弯折较小,避免对光缆内链路传输及有源光缆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从而使得保护套保护光缆;同时保护套可以绕光模块的尾部自由旋转,进而使得保护套内的光缆能够绕光模块的尾部自由旋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源光缆。
背景技术
在光缆技术领域,有源光缆以其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长、能耗低、使用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数据中心、消费电子等领域理想的传输线缆。
目前,有源光缆的两端通常包括两个光模块,两个光模块通过光缆连接,由于光模块本身的重量,在使用中通常会在光模块与光缆的连接处产生拉力,逐渐引起弯折,导致光缆发生弯曲,在弯曲过大时会影响光缆内部传输光信号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到光缆的寿命或损坏光缆,尤其在一些光模块重量较大的产品,该风险就变得更高,而现阶段有源光缆正朝着高密度、高带宽的方向发展,在由高速多路并行模块组成的有源光缆产品受到人们的青睐,如12通道发收一体的CXP封装模块组成的有源光缆,而由于标准定义CXP有源光缆的直径为3mm,CXP封装模块通道较多,协议尺寸偏大,使得有源光缆两端的模块较重,在使用中经常会导致光缆产生较大的弯折(半径小于60mm),严重影响链路传输及有源光缆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现状,如何通过一种有效且简单可行的方式在不影响光缆走向的情况下改善因光模块重力导致的弯折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源光缆,该光模块通过设置一个保护套就能够有效且简单可行地改善因光模块重力导致的弯折问题,在不影响光缆走向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了光缆发生弯折和扭曲的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源光缆,包括:至少一个光模块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光模块的光缆;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为圆弧状、且其曲率半径≥60mm,所述保护套套设在所述光缆的外部,且所述保护套的一端与所述光模块相连接,且可相对所述光模块旋转,另一端外伸出所述光模块。
本发明提供的有源光缆,通过在光模块和光缆的连接处设置一个保护套就能够有效且简单可行地改善因光模块重力导致的弯折问题,在不影响光缆走向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了光缆发生弯折和扭曲的风险,由于保护套的形状预先设定成圆弧状并限定了保护套的曲率半径始终是不小于60mm,使得位于保护套内的光缆在自重及外力的作用下其能够产生的最大弯折始终是不小于60mm,使得光缆的弯折较小,避免对光缆内链路传输及有源光缆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从而使得保护套能够起到保护光缆的作用;同时,由于保护套的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光模块内,即保护套可以绕光模块的尾部自由旋转,进而使得保护套内的光缆能够绕光模块的尾部自由旋转,故保护套并不会影响光缆的走向,能够保证光缆的弯曲方向灵活变化。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源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源光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套、固定柱及光缆组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19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