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跳步式注塑模具开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1813.1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9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胡洪基;黄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超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跳步式 注塑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一种连续跳步式注塑模具开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第一油缸抽芯带动连接滑块,推动成型滑块上浮,完成产品上浮,使产品脱离动模型腔,同时产品到达定位处,夹住产品;(2)第一油缸抽芯继续带动连接滑块、成型滑块到达限位滑块限位处,同时定位夹在导向槽的作用下,完成张开动作;(3)第一油缸继续抽芯带动限位滑块脱离限位拉钩,完成动模板及动模胆上浮,使产品脱离成型滑块,并托住产品;本发明通过注塑模具成型连续长度的塑料制品,与传统的挤出模具相比,成本低、效率高。
本申请是对专利申请号201610948431X,名称为连续跳步式注塑模具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续跳步式注塑模具开模方法,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注塑模具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过滤网带或网兜的卡扣条,是由两条带牙的拉带A交错对接后并由长条串接形成,其中拉带A如图1所示,一条拉带的长度通常有二三米,每一牙部上有长条贯穿孔A0。目前,较长的塑料制品一般是由挤压模具加工成型,如生产成本高、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跳步式注塑模具开模方法,用于生产连续长度的塑料制品,成本低、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连续跳步式注塑模具开模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油缸抽芯带动连接滑块,推动成型滑块上浮,完成产品上浮,使产品脱离动模型腔,同时产品到达定位处,夹住产品;
(2)第一油缸抽芯继续带动连接滑块、成型滑块到达限位滑块限位处,同时定位夹在导向槽的作用下,完成张开动作;
(3)第一油缸继续抽芯带动限位滑块脱离限位拉钩,完成动模板及动模胆上浮,使产品脱离成型滑块,并托住产品;
其中连续跳步式注塑模具包括动模板和底板,动模板与底板之间压缩弹簧,动模板上设有动模胆,动模板设有横向滑道,该滑道内设有成型滑块和连接滑块,其中成型滑块向动模胆的型腔内延伸,成型滑块一侧设有夹持件,成型滑块和连接滑块配合的前后端设有对应的台阶,连接滑块与第一油缸连接,油缸驱动连接滑块横向滑移并带动抬高成型滑块,连接滑块下面设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与限位拉钩作用,限位拉钩包括底板拉钩和动模板拉钩,限位滑块脱离底板拉钩和动模板拉钩时动模板上浮使产品脱离成型滑块。
进一步,步骤(3)中产品脱离成型滑块托住产品,同时利用底板一侧连接的支架上夹子夹住产品,侧面定位夹进入回位导向槽;
(4)第一油缸同时推动成型滑块回位,最后利用注塑机合模。
进一步,所述夹持件包括定位夹和夹座,夹座固定在成型滑块上,定位夹的尾部设置在一侧导向槽内,导向槽包括上行滑槽、下行滑槽及相连通的竖向槽,导向槽一端设有导向压块以使定位夹自上行滑槽转移到下行滑槽。
本发明通过注塑模具成型连续长度的塑料制品,与传统的挤出模具相比,成本低、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过滤网带或网兜的卡扣条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纵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拉钩处横向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成型滑块与连接滑块配合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与静模配合整体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开模第一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超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超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18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