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白云石补炉的护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1671.9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5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延浩;徐向阳;高学中;赵帅;白海;侯永胜;孙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4 | 分类号: | C21C5/4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云石 补炉 转炉 出钢 冶炼终点 护炉 零位 留渣 冶炼终点控制 第一炉冶炼 工艺操作 含量控制 时间缩短 终点控制 转炉炉体 废钢槽 溅渣 熔渣 抬炉 造渣 渣量 渣面 修复 优化 维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白云石补炉的护炉方法,补炉的前一炉,冶炼终点留渣,渣量控制在4~7吨;当炉冶炼终点控制出钢碳≥0.05%,渣中FeO含量控制在15%~23%;出钢后立即采用白云石补炉,加入白云石量1~3吨,白云石散放在废钢槽中,将白云石均匀的铺在转炉迎铁侧熔渣中;翻入白云石后,将转炉落到迎铁侧80°~110°,直至白云石反应结束渣面不再冒泡,后抬炉至零位;转炉摇到零位后溅渣,补炉后第一炉冶炼终点控制出钢碳≥0.05%,且进行全留渣。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冶炼终点造渣工艺操作优化,将转炉迎铁面修复时间缩短至10~15min,降低了非生产时间耽误和转炉炉体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炉炼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白云石补炉的护炉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情况下,一般转炉采用大面补炉料、喷补料等补炉原材料利用生产间隔对转炉迎铁面侵蚀进行炉体维护。目前,大面补炉料1290元/吨、喷补料1070元/吨。整个补炉过程耗时约40min,单炉补炉材料大面补炉料消耗约0.5吨、喷补料0.2吨,经济效益较差。
白云石一般作为转炉冶炼造渣材料,白云石市场单价约150~200元/吨,如采用白云石作为炉体维护的替代修复料,可降低炉体维护成本,缩短补炉护炉时间。
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多种物料结合制备补炉料,生产成本较高,如:一种利用转炉炉渣补炉的方法,申请号CN201510125909.4,此专利中生白云石加入量按正常炉次加入量的120%加入,冷却剂中的矿石、球团、污泥球按照生白云石:矿石:球团:污泥球=1:0.63:0.94:1.75的量加入。一种炼钢用转炉综合护炉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1410352332.6,选用轻烧白云石与生白云石作为溅渣料。一种转炉炉衬的修补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1510535893.4,在转炉出钢结束后,根据炉渣与待加入镁碳砖质量比保留适量炉渣,然后通过加入MgO颗粒以及白云石对炉渣进行调质。专利申请号:201710730588.X,公开了一种转炉留渣调渣护炉的方法,虽然采用了白云石,但其起不到补炉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高效快捷的利用白云石补炉的护炉方法,能够安全、有效的进行转炉炉体维护作业,降低常规补炉料补炉护炉时间和炉体维护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白云石补炉的护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作业:
a渣量预留:补炉的前一炉,冶炼终点留渣,渣量控制在4~7吨,以提供使用白云石补炉作业的需要渣量;
b冶炼终点熔渣控制:当炉冶炼终点控制出钢碳≥0.05%,渣中FeO含量控制在15%~23%,终点炉渣温度控制在1660℃以上;
2)补炉作业:
a出钢后立即采用白云石补炉,加入白云石量1~3吨,白云石粒度控制在50~200mm,白云石散放在废钢槽中,翻白云石采取吊车翻槽与倒炉同时配合,将白云石均匀的铺在转炉迎铁面熔渣中;
b趴渣控制:
翻入白云石后,将转炉落到迎铁面80°~110°,使白云石充分浸入熔渣中,保持该角度趴渣,直至白云石反应结束渣面不再冒泡,后抬炉至零位,禁止越过零位出钢侧摇炉;
c转炉摇到零位后溅渣:溅渣压力0.8~1.0Mpa,溅渣枪头与渣面的距离0.8-2.6m,保持溅渣时间4~5min;溅完渣后全留渣;
d补炉后全留渣作业:补炉后第一炉冶炼终点控制出钢碳≥0.05%,且进行全留渣,以避免倒渣过程白云石分解后粘结产物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16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