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1642.2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3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国;田景长;张伟;李金莲;任伟;韩子文;王亮;刘宝奎;范振夫;赵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量 高炉 喷吹 混合煤粉 高炉喷 热风 煤粉 高炉喷吹煤粉 参考数据 高炉生产 工艺成本 粒度控制 炼铁生产 日常生产 入炉焦炭 入炉原料 冶炼过程 反应性 最优化 铁水 钢铁企业 挥发 炉容 热态 氧率 品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针对有效炉容为450m3~6000m3高炉,在日常冶炼过程中,以入炉原料品位、热风温度、鼓入热风中富氧率、入炉焦炭热态反应性、混合煤粉中的挥发分含量、混合煤粉粒度控制水平、铁水温度作为参考数据,确定高炉生产过程中喷吹煤量。不同钢铁企业依据企业自身高炉的操作指标和煤粉自身成分及性能,能够确定出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适合喷吹煤量,在达到高炉最佳喷吹煤粉效果的同时,降低炼铁生产成本,从而实现高炉喷吹煤粉工艺成本的最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工业中炼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450m3~6000m3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冶炼工艺下,喷入到高炉内部的煤粉,由于炉内过剩碳素的存在,煤粉在风口回旋区燃烧后,会形成还原性的一氧化碳气体,参与炉内炉料还原反应,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煤粉在高炉上的喷吹使用,可以起到替代部分价格昂贵的焦炭,减少焦炭消耗数量,从而达到降低炼铁生产成本的效果。对于采用喷吹煤粉工艺的高炉来讲,由于受到炉体装备条件、制粉能力、原燃料条件、风温及富氧水平、入炉焦炭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高炉喷吹煤量上的表现也是出千差万别。这其中,喷入炉内的煤粉利用效果,与其在炉内的燃烧状态有着直接关系,而燃烧状态的好坏,不但与煤粉自身粒度、成分、性能和外部操作条件等有关外,还与喷吹煤量有着直接关联,而煤量消耗又与炼铁制造成本息息相关,因此,适宜喷吹煤量的确定,对于高炉冶炼经济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高炉日常冶炼过程中,喷吹煤量并非是越高越好,而应是在外部既有的条件下,煤粉在炉内达到利用效果的最佳化的数量。对不同高炉,由于操作条件的差异,适宜喷煤量是应当有所区别,当小于此适宜喷煤量时,随着喷煤量的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当高于此喷煤量时,随着喷煤量的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因此对于企业自身现实来讲,最应该是在变化因素条件下,寻求实现高炉适合煤量的喷吹。但就今天而言,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不同类型的冶金企业,虽对喷吹煤粉工作较为重视,但是转化到现实生产中,却又无一例外的都是在追求指标上的纸面最优化,大部分企业都是采取了,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的前提下,也就是高炉可接受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提升喷吹煤量,从而做到所谓的“行业领先”,以赢得必要荣誉,从而忽视喷吹煤粉工艺的核心所在,就是其自身所带来的大幅度降低炼铁生产成本的功能,并没有做到把喷吹煤粉工艺效能发挥到最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16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