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阳光传感器对电线接地端短路诊断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31552.3 | 申请日: | 2018-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1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梁展鸿;苏旭岩;黄冲;纪锦欣;周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邓聪权 |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光 传感器 电线 接地 短路 诊断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光传感器对电线接地端短路诊断电路,设有并联在所述阳光传感器两端的诊断电阻和连接在所述阳光传感器的正极端与电线接地端之间的采样电阻,还设有连接在所述阳光传感器的正极端、所述微控制单元的采样输入端和电线接地端之间的保护线路。当外界无阳光时,微控制单元检测到的采样电阻的电压与阳光传感器对电线接地端短路时检测到的电压具有明显差异。基于此,微控制单元在判定阳光传感器对电线接地端短路后,通过CAN BUS总线线路将故障码发送至整车网络;从而由行车电脑对用户发出提醒。实现了不需要拆开汽车的空调面板即可测试阳光传感器是否已经对电线接地端短路,检测成本低,检测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片电路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阳光传感器对电线接地端短路诊断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的部分车载空调系统新增了智能调温调风功能;利用阳光传感器感应阳光的热辐射强弱,然后将采集到的信号发送给行车电脑;行车电脑结合阳光的强弱信号和车内的温度信号进行综合比较、计算,得出最合理的室内温度,从而控制车载空调的温度状态,实现智能调温调风的功能。
目前的阳光传感器对电线接地端短路时的电压值与没有阳光时候的电压值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整车网络无法诊断出阳光传感器是对电线接地端短路还是没有受到阳光照射。如果需要检测汽车的阳光传感器是否对电线接地端短路,则需要拆开汽车取出阳光传感器进行检测,徒增检测时间与成本,且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阳光传感器对电线接地端短路诊断电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无法在不拆开汽车的情况下检测出阳光传感器对电线接地端是否短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一种阳光传感器对电线接地端短路诊断电路,连接在阳光传感器与微控制单元之间,用于由所述微控制单元对所述阳光传感器进行电压采样。
进一步的,设有并联在所述阳光传感器两端的诊断电阻和连接在所述阳光传感器的正极端与电线接地端之间的采样电阻;所述诊断电阻的阻值小于49倍采样电阻的阻值;还设有连接在所述阳光传感器的正极端、所述微控制单元的采样输入端和电线接地端之间的保护线路;还设有连接于所述阳光传感器的负极与微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之间的供电线路。
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线路设有保护电容、滤波电阻及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阻连接在阳光传感器的正极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采样输入端之间,所述保护电容连接于所述诊断电阻和采样电阻的共同连接端与电线接地端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线路设有三极管和保护电阻;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外部电源,集电极连接所述阳光传感器的负极,基极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所述保护电阻连接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和微控制单元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微控制单元还连接CAN BUS总线线路;所述微控制单元检测到采样电压值为预设值或处于预设范围内时,发送故障信号至所述CAN BUS总线线路。
更进一步的,所述CAN BUS总线线路连接整车网络,用于使所述微控制单元与整车网络通信。
更进一步的,所述故障信号为预设故障码。
更进一步的,所述诊断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共同集成于车载空调面板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微控制单元为所述车载空调面板的MCU。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阳光传感器对电线接地端短路诊断电路,当外界无阳光时,微控制单元检测到的采样电阻的电压与阳光传感器对电线接地端短路时检测到的电压具有明显差异。基于此,微控制单元在判定阳光传感器对电线接地端短路后,通过CAN BUS总线线路将故障码发送至整车网络;从而由行车电脑对用户发出提醒。
本发明实现了不需要拆开汽车的空调面板即可测试阳光传感器是否已经对电线接地端短路,检测成本低,检测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1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