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空冷热循环利用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1527.5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0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荣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磐盛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6 | 代理人: | 胡丽英 |
地址: | 235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热交换装置 隔板 水冷却装置 冷却系统 冷热循环 热交换管 热交换罐 出水口 筒体 连通 热交换 高温烟气冷却 螺旋式分布 湿法脱硫塔 达标排放 管道连接 间隔并列 间隔设置 冷却管道 上下错位 相邻腔室 窑炉烟气 自冷却 除尘 底端 隔开 空冷 腔室 水冷 脱硫 弯头 体内 室内 进口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空冷热循环利用冷却系统,包括有与窑炉烟气室连通的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包括有热交换罐,热交换罐内分布有上下错位间隔设置的隔板,隔板将热交换罐隔开呈多个相互连通的腔室,每个腔室内分别设有多根间隔并列设置的热交换管,且相邻腔室之间对应的热交换管之间通过弯头连接;热交换装置后方设有水冷却装置,水冷却装置包括有筒体,筒体内设有螺旋式分布的冷却管道,筒体的底端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自冷却系统。本发明采用空冷和水冷结合的方式,将进口高温烟气冷却到180℃以下,以便烟气进入后续除尘湿法脱硫塔进行脱硫处理,保证烟气达标排放,同时达到了热能的合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釉生产加工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烟气空冷热循环利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陶瓷制釉生产过程中,窑炉熔化炉内火焰出口一方温度很高,尤其是达到1小时左右,温度接近1100度,而熔化炉内耐火温度只能达到1200-1400度,所以熔化炉喷火孔和烟气孔每隔1小时会进行调换,降低喷火孔一端的温度,喷火孔内要进入大量的空气,才能燃烧充分提高温度,但冷空气进入也会降低温度,从而降低热量的利用率。而且熔化炉排放的烟气经过烟气室之后,其温度一般还都在300-320℃之间,烟气中含有较多的粉尘,需后续进行颗粒物的处理达标排放,因此温度偏高,导致后续粉尘处理及脱硫脱硝处理难度增加、投资费用增加,因此对烟气需进行降温冷却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烟气空冷热循环利用冷却系统,目的是解决系统中熔化炉出来的烟气温度偏高,需采取降温措施,保证后续除尘脱硫系统达标排放以及低温进气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烟气空冷热循环利用冷却系统,包括有与窑炉烟气室连通的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有热交换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罐内分布有上下错位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将热交换罐隔开呈多个相互连通的腔室,每个腔室内分别设有多根间隔并列设置的热交换管,且相邻腔室之间对应的热交换管之间通过弯头连接,所述弯头均位于隔板与热交换罐之间的间隙通道内,且连通之后的热交换管的一端为烟气进口,另一端为烟气出口;所述热交换装置后方设有水冷却装置,所述水冷却装置包括有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螺旋式分布的冷却管道,所述筒体的底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自冷却系统。
所述的热交换管分别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热交换罐内,所述固定架为板体结构,其板体上分布有供热交换管穿过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外的板体上分布有导气孔。
所述的热交换罐的罐体为上下两半对合的结构,且其下半部的罐体底端部设有间隔设置的除杂口。
所述的多根间隔并列设置的热交换管的进气端均与总进气管道连通,所述总进气管道的进气口处设有喇叭形风罩,所述多根间隔并列设置的热交换管的出气端均与总出气管道连通,所述总出气管道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窑炉的进气口。
所述的冷却管道通过其两侧的固定板固定在筒体内。
所述的自冷却系统包括有塔体,所述塔体位于水冷却装置的筒体上方,所述塔体内分布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导槽,所述导槽上下间隔错位设置,所述塔体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筒体进水端口。
所述筒体上端部侧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
所述的塔体的底端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方设有滤料,所述过滤板下方的塔体底端部设有出水口。
其原理是:通过采用强力空冷器降温方式对烟气进行降温,同时对常温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空气做为熔块炉换向时空气的加入,同时做到节能处理。空冷器把高温烟气从320℃冷却到所需要的设计温度180℃以下,以便烟气进入袋式除尘器等后续设备处理,留住大量热量,在进行喷火孔与烟气室进行调换室,大量热空气随喷火孔进入,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能耗。
本发明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磐盛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磐盛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15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