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栓超声波检测用扫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1402.2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0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齐高君;王耀礼;杜传国;岳大庆;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丰汇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265 | 分类号: | G01N29/265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探头驱动装置 圆环形轨道 圆环形 底盘 支臂 探头夹持装置 超声波检测 固定装置 扫查装置 超声波检测数据 半自动化 检测数据 检测位置 可重复性 驱动电机 上移动 检测 外围 记录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栓超声波检测用扫查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圆环形轨道,探头驱动装置和探头夹持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圆环形底盘和支臂,所述圆环形底盘能够固定在螺栓的外围,所述圆环形底盘上设有至少一个支臂,所述支臂与圆环形轨道连接;所述探头夹持装置固定在探头驱动装置上,所述探头驱动装置与圆环形轨道配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探头驱动装置在圆环形轨道上移动。本发明实现了螺栓的半自动化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实现了螺栓超声波检测数据的全记录,使检测数据与检测位置相对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栓超声波检测用扫查装置。
背景技术
螺栓联接是最常见的结构联接方式之一,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力、石油化工、铁路、船舶、机械制造等行业。由于螺栓受力复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裂纹等危险性缺陷,为了保障使用安全,需要定期对螺栓进行超声波检测。目前,对螺栓进行超声波检测主要是采用单晶片的纵波直探头、小角度纵波斜探头或者采用相控阵探头,使用相应的常规超声波仪器或相控阵检测仪,用手拿着探头在螺栓端面进行移动对螺栓的螺纹部位、螺杆部位进行超声波检测。
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调试检测仪,将探头放置螺栓端面检测螺纹部位;
2、更换检测参数,检测螺杆部位;
3、对于双头螺栓还要将探头放置在对侧端面,对另一侧的螺纹进行检测。
目前,手动扫查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受人为操作方式影响大,重复性不高,手的压力大小、探头移动是否到位,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2、手动方式无法保证探头的匀速移动,对数据的显示和储存产生不利影响;
3、使用相控阵检测技术时,手持相控探头无法保证运动轨迹为圆形(探头运动轨迹圆心要与被检螺栓端面圆心一致),实际检测与预设聚焦法则存在偏差,导致检测精度降低;
4、采用小角度纵波斜探头时难以保证声束垂直入射到待检区域,容易造成漏检;
5、没有探头位置记录,检测数据无法与检测部位形成对应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螺栓超声波检测用扫查装置,该装置采用机械传动的方式,配有驱动电机,解决了探头移动不匀速,轨迹不规则,数据重复性不高的问题;同时配有可调节式探头夹持装置和探头位置编码器,保证了探头的精确布置以及施加在探头上的压力均匀,同时探头移动状态实时记录,方便缺陷位置的确定以及检测数据的存储和读取,提高了检测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公开的一种螺栓超声波检测用扫查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圆环形轨道,探头驱动装置和探头夹持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圆环形底盘和支臂,所述圆环形底盘能够固定在螺栓的外围,所述圆环形底盘上设有至少一个支臂,所述支臂与圆环形轨道连接;所述探头夹持装置固定在探头驱动装置上,所述探头驱动装置与圆环形轨道配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探头驱动装置在圆环形轨道上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设置在探头驱动装置上,与探头驱动装置同步移动,实时记录探头移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编码器包括信号转换器和橡胶滚轮,所述橡胶滚轮与圆环形轨道外表面相切,探头驱动装置移动时,橡胶滚轮在圆环形轨道外表面滚动。
进一步地,所述探头夹持装置夹持的超声波探头在探头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沿着被检测螺栓的端面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圆环形底盘上沿圆周方向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锁紧螺钉,通过旋进或旋出锁紧螺钉,实现圆环形底盘与被测螺栓的夹紧或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丰汇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丰汇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14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