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梯监控器及其系统和监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1268.6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1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亮;吴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安顺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监控器 控制模块 新型电梯 电路板 气压传感器 电性连接 云服务器 监控 第二通讯模块 烟雾传感器 电梯安全 集中管理 监控数据 监控主机 实时检测 网络模块 远程监控 壳体 气压 体内 发送 小区 检测 保证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梯监控器及其系统和监控方法。一种新型电梯监控器,包括固定于电梯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气压传感器,及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烟雾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电梯的气压,以使检测电梯所处的高度。电梯安全监控主机同第二通讯模块与网络模块连接,以使监控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以实行远程监控,保证电梯的运行安全。云服务器可以对多个小区的若干个电梯进行监控,方便集中管理,杜绝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新型电梯监控器及其系统和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现有的电梯监控基本是通过人工观看电梯内的视频来判断电梯的运行情况,这样就要求监控人员需要时时刻刻的盯着视频,不仅给监控人员到来巨大压力,而且监控人员长时间观看,注意力容易分散,电梯运行出现危险,也不能及时的发现。视频监控的形式,数据较大,不易存储。很多电梯监控没有与云端服务器连接,一旦发生事故,不能及时的与消防、公安等部门沟通。还有,现有的电梯里设有应急按键,但是在危机情况下,被困在电梯里的人很难有清醒的意识去按应健健,错失营救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电梯监控器及其系统和监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电梯监控器,包括固定于电梯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气压传感器,及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烟雾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电梯的气压,以使检测电梯所处的高度。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视觉传感器;所述视觉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门是否关闭。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是否超重。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ADC模块;所述气压传感器、视觉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均与ADC模块电性连接,所述ADC模块收集数据及预处理,并传输至控制模块。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ADC模块设有管理芯片,其型号为STM8L051F3;所述烟雾传感器与管理芯片的端脚PC4、PB3电性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的型号为HP203B,其端脚INT1、CSB、INTO、SDA、SCL分别与管理芯片的端脚PB7、PC1、PCO、PB5、PB6电性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模块还与设有的摄像头、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摄像头用于视频监控电梯。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通讯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用于发送监控数据。
一种电梯监控系统,包括上述的电梯监控器,电梯安全监控主机及云服务器;其中,若干个所述电梯监控器用于监控不同的电梯;所述电梯安全监控主机接收电梯监控器监控的数据并存储于存储器;或所述电梯安全监控主机接收电梯监控器监控的数据并通过设有的第二通讯模块与云服务器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梯安全监控主机为若干个,分别设置于不同的住宅小区,并通过设有的网络模块与云服务器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安全监控主机还与设有的鼠标、键盘、按键、显示屏、存储腔电性连接。
一种电梯安全监控方法,
设置于电梯的监控器通过气压传感器、视觉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检测电梯的运行状况,并将检测数据传送至ADC模块,并与ADC模块内设定值进行对比;
如果检测数据不超过设定值,则控制模块给电梯安全监控主机发送运行正常信号,以表示电梯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安顺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安顺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12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